鰕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xiā ㄒㄧㄚˉ
1)古同“蝦”。
- 鰕公 鰕公拼音:xiā gōng 注音:ㄒㄧㄚ ㄍㄨㄙ 詞語解釋亦稱“ 鰕姑 ”。管蝦的別名。又稱海蜈蚣。 清 李元 《蠕范·物體》:“﹝鰕﹞其種類……曰鰕公,鰕姑也,管鰕也,似蜈蚣而擁楯。”
- 鰔 jiān ㄐㄧㄢˉ1)古書上說的一種魚,形狀像銀魚,嘴像針。
- 鰕姑 鰕姑拼音:xiā gū 注音:ㄒㄧㄚ ㄍㄨ 詞語解釋見“ 鰕公 ”。
- 鰓 sāi ㄙㄞˉ
- 鰕簾 鰕簾(鰕簾)拼音:xiā lián 注音:ㄒㄧㄚ ㄌㄧㄢˊ 詞語解釋喻指制作精細的竹簾。 唐 李商隱 《梓州道興觀碑銘序》:“氣轉金樞,則云歸鴛瓦;漏移銅史,則星入鰕簾。” 唐 溫庭筠 《晚坐寄友人》詩:“應卷鰕簾看皓齒,鏡中惆悵見梧桐。” 清 趙翼 《戲詠蛛網》:“鰕簾出鬼工,鮫綃絶人力。”參見“ 鰕鬚簾 ”。
- 鰒 fù ㄈㄨˋ1)見“鰒”。
- 鰕槎 鰕槎拼音:xiā chá 注音:ㄒㄧㄚ ㄔㄚˊ 詞語解釋海蜇的別名。
- 鰑 yáng ㄧㄤˊ1)赤鱺魚。
- 鰕狗 鰕狗拼音:xiā gǒu 注音:ㄒㄧㄚ ㄍㄡˇ 詞語解釋小蝦,糠蝦。 清 李元 《蠕范·物體》:“﹝鰕﹞其種類……曰鰕狗,小而緊,身無肉。”
- 鰐 è ㄜˋ1)見“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