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舉成名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yī jǔ chéng míng
【解釋】原指一旦中了科舉就揚名天下。后指一下子就出了名。
【出處】唐·韓愈《唐故國子司業竇公墓志銘》:“公一舉成名而東。”
【示例】經過多年的努力,這項實驗終于成功了,這使他~。
【拼音碼】yjcm
【燈謎面】武松打虎陳鏡開奪魁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一舉 yījǔ一種舉動;一次行動:多此~│成敗在此~│~搗毀敵人的巢穴。
- 成名 chéng míng因某種成就而有了名聲:一舉~。
- 功成名就 見“功成名遂”。
- 功成名遂 gōng chéng míng suì 【解釋】功績建立了,名聲也有了。【出處】《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譽不可虛假。”【示例】你則說做官的~,我則說出家的延年益壽。(元·范子安《竹葉舟》第二折)【拼音碼】gcms【用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指功績與名利都得到【英文】render outstanding service and be famous
- 成名成家 樹立名聲,成為專家。
- 豎子成名 shù zǐ chéng míng 【解釋】指無能者僥幸得以成名。【出處】《晉書·阮籍傳》:“(阮籍)嘗登廣武,觀楚漢戰處,嘆曰:‘時無英雄,使豎子成名。’”【拼音碼】szcm【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含貶義
- 一舉一動 yī jǔ yī dòng 【解釋】指人的每一個動作,所有的行動【出處】宋·朱熹《朱子語類》:“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不著力。”【示例】巴金《秋》:“跟他不相干的事他也認錯,弄得我們~都不方便。”【拼音碼】yjyd【用法】聯合式;作主語、賓語;指人的言行
- 一舉萬里 見“一舉千里”。
- 一舉三反 《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后以“一舉三反”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
- 一舉兩全 謂一舉措而能顧全兩面。
- 一舉兩得 yī jǔ liǎng dé 【解釋】做一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出處】《晉書·束皙傳》:“賜其十年炎復,以慰重遷之情,一舉兩得,外實內寬。”【拼音碼】yjld【燈謎面】打傘曬毛巾;作揖抓腳背;賣糖的看戲;逮兔子打狐貍業【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英文】shoot two hawks with one arrow 【故事】春秋時期魯國勇士卞莊子敢于只身同老虎搏斗,他聽說山上有兩只老虎就想去打,朋友勸說等兩只老虎爭食時再下手可以一舉兩得。他耐心等到大老虎為了吃到黃牛而咬死小老虎,覺得這時時機已成熟,輕易地打死那只大老虎
- 一舉千里 yī jǔ qiān lǐ 【解釋】一飛就是一千里。比喻前程遠大。【出處】《史記·留侯世家》:“鴻鵠高飛,一舉千里。”【拼音碼】yjql【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一舉手之勞 yī jǔ shǒu zhī láo 【解釋】比喻不費力,只是一抬手那樣。【拼音碼】yjsl
- 多此一舉 duō cǐ yī jǔ 【解釋】指多余的,沒有必要的舉動。【示例】問起北京人來,只知道《三俠五義》,而南方人卻只見有曲園老人的改本,此老實在可謂~。(《便迅書信集·致胡適》)【拼音碼】dcyj【燈謎面】八擒孟獲;大白天掌燈;陰天戴草帽;雨天澆地雙手贊成【用法】動賓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英文】bring/carry/send owls to Athens
- 成敗在此一舉 chéng bài zài cǐ yī jǔ 【解釋】舉:舉動。成功、失敗就決定于這次行動了。指采取事關重大的行動【出處】《晉書·苻堅載記上》:“成敗之機,在此一舉。”【示例】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26回:“這樁事,任大責重,方才一口氣許了公婆,~。”【拼音碼】cbzj【用法】主謂式;作賓語、分句;指關鍵時刻
- 一之為甚 見“一之謂甚”。
- 一之已甚 見“一之謂甚”。
- 一舉兩失 一舉兩失 基本解釋:舉:舉動。指一件事帶來兩方面的損失。形容十分錯誤的舉動。
- 一之日 猶言一月之日。 一月指 夏 歷十一月, 周 歷正月, 亦即農歷十一月。 ? 《詩?豳風?七月》: “七月流火, 九月授衣。 一之日觱發, 二之日栗烈。” ? 毛 傳: “一之日, 十之馀也;一之日, 周 正月也。” ? 孔穎達 疏: “一之日、二之日, 猶言一月之日、二月之日。” ? 唐 羅隱 《讒書?吳宮遺事》: “﹝ 夫差 ﹞復筑臺于 姑蘇 之左……一之日, 視之以 伍員 。”
- 一之謂甚 yī zhī wèi shèn 【解釋】做了一次,已經過分。比喻錯誤不能重犯。【出處】《左傳·僖公五年》:“晉不可啟,寇不可玩。一之謂甚,其可再乎?”【拼音碼】yzws【用法】主謂式;作謂語;比喻錯誤不能重犯
- 一舉兩便 一舉兩便 基本解釋:舉:舉動、動作。做一件事得到兩方面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