饑是什么意思
- 1)(飢②饑)
jī ㄐㄧˉ
2)餓:~餓。~民。~驅(qū)(舊指為衣食而奔走)。~餐渴飲。~寒交迫。~不擇食(喻急需的時候顧不得細加選擇)。畫餅充~。
3)莊稼收成不好或沒有收成:~荒。~饉(災(zāi)荒)。
·參考詞匯:
be hungry famine starve
·參考詞匯:
餓
·參考詞匯:
飽
- 饑不擇食 jī bù zé shí 【解釋】不管什么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顧不得選擇。【出處】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三回:“自古有幾般:饑不擇食,寒不擇衣,慌不擇路,貧不擇妻。”【拼音碼】jbzs【燈謎面】兔餓捉老鼠;惡狼打老鼠幾【用法】補充式;作賓語;比喻需要急迫,顧不得選擇【英文】one hungry is not choosy about his food
- 饤饾 1. 將食品堆疊在盤中, 擺設(shè)出來。 ? 唐 韓愈 《喜侯喜至贈張籍張徹》詩: “呼奴具盤飧, 飣餖魚菜贍。” ? 宋 王安石 《甘棠梨》詩: “主人捐千金, 飣餖留四坐。” 2. 指擺設(shè)的多而雜的食品。 ? 宋 黃庭堅 《次韻無咎閻子常攜琴入村》詩: “歲豐寒士亦把酒, 滿眼飣餖梨棗多。” ? 宋 洪邁 《夷堅丙志?生肉勸酒》: “ 張 歸而慍曰: ‘……羊一盤, 豬一盤, 鴨、雞各一盤, 凡四品, 盤各四巨楪, 皆生物也。 飣餖雖豐, 豈復(fù)可食!’” 3. 比喻堆砌、雜湊。 ? 宋 楊萬里 《歸途觀劉寺新疊石山》詩: “細看分明非飣餖, 如何雕得許玲瓏!” 明 王鏊 《震澤長語?文章》: “ 唐 人雖為律詩, 猶以韻勝, 不以飣餖為工。” ? 余嘉錫 《論學(xué)雜著?馬子才文》: “‘宛委別藏’中所收 元 人類書有二種, 一曰《群書通要》, 二曰《群書類編故事》, 所列多習(xí)見, 無甚珍秘, 且有訛誤……《群書通要》尤飣餖簡略。” 4. 指詞句的安排羅列。 ? 郭紹虞 《中國文學(xué)批評史》四七: “ 楊夢信 有《題亞愚江浙紀行集句詩二絕》, 其一云: ‘學(xué)詩元不離參禪, 萬象森羅總現(xiàn)前, 觸著現(xiàn)成佳句子, 隨機飣餖便天然。 ’”
- 饑不暇食 肚子餓了也沒空吃飯。饑,通“饑”。形容全神貫注地忙于事務(wù)。
- 饤簇 謂食品雜陳。 ? 宋 蘇舜欽 《九月五日夜出盤門泊于湖間偶成密會坐上書呈黃尉》詩: “玉盤膾鱸光一色, 飣簇淆核隨所搜。”
- 饑不欲食 饑不欲食拼音:jī bù yù shí 注音:ㄐㄧ ㄅㄨˋ ㄧㄩˋ ㄕㄧˊ 詞語解釋◎ 饑不欲食 jībùyùshí[anorexia] 癥名,指感覺饑餓而又不想進食,病在胃、腎。因胃虛有熱所致者,宜六君子湯加黃連;因腎陰虛、虛火乘胃者,宜加肉桂、五味子;因熱病后余熱未盡而知饑不食者,脈多虛大,可用人參白虎湯
- 饤盤 1. 果物盛放于盤中。 ? 唐 黃損 《求為別業(yè)》詩: “傍水野禽通體白, 飣盤山果半邊紅。” ? 宋 范成大 《分歲詞》: “地爐火軟蒼術(shù)香, 飣盤果餌如蜂房。” 2. 指盛放在盤中的果物。 ? 清 黃遵憲 《春夜招鄉(xiāng)人飲》詩: “飣盤比塔高, 硬餅藉刀截。”
- 饑不遑食 同“饑不暇食”。
- 饤案 堆積于案桌。 ? 明 馮夢龍 《古今譚概?靈跡?雕刻絕藝》: “船中壺觴飣案, 左右皆格子眼窗, 玲瓏相望。”
- 饑乏 饑餓困乏。 ? 《史記?平準書》: “其明年, 山 東被水災(zāi), 民多饑乏。” ?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止足》: “人生衣趣以覆寒露, 食趣以塞饑乏耳。” ? 宋 洪邁 《夷堅丁志?鄧城巫》: “巫亦藉此自給, 無饑乏之慮。” ? 清 葉廷管 《鷗陂漁話?倪云林納粟補官》: “應(yīng)時君之詔, 以濟饑乏, 非求貴也。”
- 饤核 盤中堆放著的果品。 ? 清 余懷 《板橋雜記?附題謝時臣盒子會圖》: “ 沈石田 《盒子會辭并序》云: ‘東家西家百絡(luò)盛, 妝淆飣核春滿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