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樂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yìlè
閑適安樂。
- 逸 yì ㄧˋ1)跑,逃跑,逃~。奔~。2)散失:~散。~史。~事。~聞。...
- 樂 (樂)lè ㄌㄜˋ1)歡喜,快活;快~。~境。~融融。~不可支。其~無...
- 逸書 1. 特指古文《尚書》。 因 西漢 時出自 孔子 舊宅壁中, 未立博士傳之, 故名。 ? 唐 劉知幾 《史通?古今正史》: “至于 后漢 , 孔氏 之本遂絕。 其有見于經典者, 諸儒皆謂之《逸書》。” ? 宋 歐陽修 《日本刀歌》: “ 徐福 行時書未焚, 《逸書》百篇今尚存。” ? 章炳麟 《訄書?清儒》: “而 仁和 邵懿辰 , 為《尚書通義》、《禮經通論》, 指《逸書》十六篇、《逸禮》三十九篇為 劉歆 矯造。” 2. 泛指散佚失傳的書籍。 ? 宋 徐積《和路朝奉新居》之九: “都無長物垂空橐, 卻有閑房聚逸書。” ? 魯迅 《集外集?選本》: “﹝《世說新語》﹞被 清 代學者所寶重, 自然因為注中多有現今的逸書, 但在一般讀者, 卻還是為了本文。”
- 逸義 謂字、詞、典故等未經解詁的冷僻意義。 ? 蔣禮鴻 《懷任齋文集?杜詩釋詞》: “暨僻詞逸義, 越在字書, 待搜抉以得其解者, 疏而錄之。”
- 逸事 yìshì世人不大知道的關于某人的事跡,多指不見于正式記載的:這部書里記載了很多名人~。
- 逸舉 超脫;脫俗。 ? 宋 李質 《艮岳賦》: “是皆篤要妙而有輕天下之心, 務逸舉而有和云謠之唱。”
- 逸亡 1. 逃亡。 ? 漢 焦贛 《易林?中孚之節》: “買羊逸亡, 取物迷失。” ? 宋 葉適 《故寶謨閣待制知平江府趙公墓志銘》: “公令軍別為籍, 兵逸亡, 馬倒斃, 皆即報。” 2. 散失。 ? 宋 蘇舜欽 《<石曼卿詩集>序》: “其逸亡而存者, 才四百馀篇, 古律不異, 并為一帙。” ? 明 文徵明 《高士圖傳》: “《高士傳》一編, 逸亡已久, 然亦時時散見于文章□志及稗官之家。”
- 逸麗 猶美麗。 ? 《藝文類聚》卷七十引《戰國策?齊策一》: “ 鄒忌 身體逸麗, 朝服衣冠, 謂其妻曰: ‘我孰與城北 徐公 美?’”今本《戰國策》作“昳麗”。 ? 漢 司馬相如 《美人賦》: “奇葩逸麗, 淑質艷光。” ? 晉 葛洪 《抱樸子?辭義》: “義以罕覿為異, 辭以不常為美, 而歷觀古今屬文之家, 鮮能挺逸麗于毫端, 多斟酌于前言, 何也?” 清 鈕琇 《觚剩?河東君》: “豐姿逸麗, 翩若驚鴻。”
- 逸人 猶逸民。 ? 《后漢書?趙岐傳》: “ 漢 有逸人, 姓 趙 名 嘉 。 有志無時, 命也奈何!” 唐 高瑾 《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詩: “逸人談發, 仙御舟來。” ? 清 錢大昕 《廿二史考異?后漢書二?法雄傳》: “ 子真 , 在《逸人傳》。 逸人即逸民。 ? 章懷 ( 李賢 )避諱, 改為人字, 后來追改, 不及遍檢, 它傳故或改或否耳。”
- 逸世 1. 指太平盛世。 ? 《宋書?劉景素傳》: “今陛下尊英雄之高軌, 振逸世之奇聲, 何至仍衰世之異議, 以掩賢人之名哉?” 2. 超世, 出眾。 ? 唐 韋應物 《奉和張大夫戲示青山郎》: “天生逸世姿, 竹馬不曾騎。” ? 明 王錂 《春蕪記?獻賦》: “昨日, 唐 景 二大夫, 曾舉秀士一人, 名為 宋玉 , 雄奇博洽, 逸世超群。”
- 逸以待勞 又作:以逸待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