逯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lù ㄌㄨˋ
1)任意地行走。
2)姓。
- 逯逯 物體運動貌。
- 逮鞫 逮捕審訊。 ? 《宋史?盧士宗傳》: “有罪當驗問, 不宜逮鞫。”
- 逰 yóu ㄧㄡˊ1)古同“遊”。
- 逮革 逮捕革職。 ? 《明史?兵志二》: “軍多死, 班將往往逮革。”
- 週 zhōu ㄓㄡˉ1)同“周”①~③。
- 逮問 逮捕問罪。 ? 《明史?宦官傳二?陳增》: “二十四年, 增 始至 山東 , 即劾 福山 知縣 韋國賢 , 帝為逮問削職。” ? 《清史稿?世宗紀》: “副將軍 石云倬 坐不遮擊, 逮問。”
- 進 jìn ㄐㄧㄣˋ1)見“進”。
- 逮録 逮録拼音:dǎi lù 注音:ㄉㄞˇ ㄌㄨˋ 詞語解釋逮捕;拘囚。《三國志·吳志·陸抗傳》:“而頃聞 薛瑩 卒見逮録, 瑩 父 綜 納言先帝,傅弼 文皇 ,及 瑩 承基,內厲名行,今之所坐,罪在可宥。”《史記·項羽本紀》“ 項梁 嘗有 櫟陽 逮” 唐 司馬貞 索隱:“謂有罪相連及,為 櫟陽縣 所逮録也。”
- 逳 yù ㄩˋ1)行走。
- 逮逮 文雅安和貌。 ? 《禮記?孔子閑居》: “威儀逮逮, 不可選也。” ? 鄭玄 注: “逮逮, 安和之貌。” ? 孫希旦 集解: “‘逮逮’, 《詩》作‘棣棣’, 閑習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