贅詞是什么意思
- zhuìcí
[unnecessary talk] 贅言
- 贅 (贅)zhuì ㄓㄨㄟˋ1)多余的,多而無用的:累(léi)~。~述。...
- 詞 (詞)cí ㄘˊ1)語言里最小的可以獨(dú)立運(yùn)用的單位:~匯。~書。~典。...
- 贅話 猶贅語。 ? 《三俠五義》第四五回: “眾人送出衙外, 也無贅話煩言, 彼此一執(zhí)手, 盧方 便揚(yáng)長(zhǎng)去了。”
- 贅論 再論;贅述。 ? 明 薛瑄 《題騎都尉孔勖誥后》: “ 勖 為 宣圣 之嗣, 其家世之慶善顯榮, 綿歷古今, 儒者言之備矣, 余皆置不贅論。” ? 清 龔自珍 《最錄三千有門頌》: “其曰《有門頌》, 書中目詳之矣, 不贅論。”徐念慈《余之小說觀?小說之形式》: “用精細(xì)之畫圖, 鮮明之刷色, 增讀書者之興趣, 是為東西各國(guó)所公認(rèn), 無待贅論。”
- 贅語 羅唆無用的話。 ? 元 許衡 《與趙伯器書》: “今一切目訓(xùn)詁傳注為腐談, 五代 以前, 姑置勿論, 則 程 、 張 、 朱子 之書皆贅語耳。” ? 清 袁枚 《答李少鶴書》: “譬之到人家, 敬重一長(zhǎng)者丈人而已, 其旁子弟侍從之煩言贅語, 我不能隨聲附和也。” ? 秦牧 《藝海拾貝?鷯哥的一語》: “一句千錘百煉、寓意深遠(yuǎn)的說話, 就抵得許許多多不著邊際的閑言贅語。”
- 贅言 zhuìyán〈書〉①說不必要的話;贅述:不再~。②不必要的話。
- 贅說 贅述;多說。 ? 清 顧炎武 《祝張廷尉書》: “別有啟者, 鄙人以頒白之年, 采山而隱, 卜于 西岳 , 宗祀 考亭 , 前書已陳, 無煩贅說。” ? 《歧路燈》第四七回: “主仆下堂而去, 程公 又料理詞訟, 不必贅說。” ? 周作人 《知堂回想錄》一九四: “這些情形向來都瞞不過看官們的眼, 本來可以不必贅說。”
- 贅衣 猶綴衣。 ? 周 代主掌衣服之官, 天子近臣。 ? 漢 揚(yáng)雄 《雍州牧箴》: “蓋安不忘危, 盛不諱衰, 牧臣司 雍 , 敢告贅衣。” ? 《文選?班固<西都賦>》: “虎賁贅衣, 閹尹閽寺, 陛戟百重, 各有典司。” ? 李善 注: “《尚書》 周公 曰: ‘綴衣虎賁。 ’《公羊傳》曰: ‘贅猶綴也。 ’”
- 贅調(diào) 謂集聚徵調(diào)丁壯供役使。 ? 《新唐書?劉仁軌傳》: “ 仁軌 諫曰: ‘今茲澍澤沾足, 百谷熾茂, 收才十二。 常日贅調(diào), 已有所妨。 又供獵事, 繕橋治道, 役雖簡(jiǎn)省, 猶不損數(shù)萬。 ’”
- 贅行 指贅瘤。 形容丑陋的形貌。 ? 《老子》: “其在道也, 曰馀食贅行, 物或惡之, 故有道者不處。” ? 魏源 本義引 司馬光 曰: “形、行古字通用。 棄馀之食, 適使人厭, 附贅之形, 適使人丑。” ? 《后漢書?皇后紀(jì)上?光武郭皇后論》: “當(dāng)其接床笫, 承恩色, 雖險(xiǎn)情贅行, 莫不德焉。” ? 李賢 注: “言丑惡也。” ? 南朝 梁 沈約 《奏彈王源》: “鄙情贅行, 造次以之;糾慝繩違, 允茲簡(jiǎn)裁。” ? 清 袁枚 《與香亭書》: “倘能安分守己, 無險(xiǎn)情贅行, 如 馬少游 所云‘騎款段馬, 作鄉(xiāng)黨之善人’, 是即吾家之佳子弟, 老夫死亦瞑目矣。”
- 贅貳 身任副職者的自謙之詞。 ? 宋 袁甫 《知徽州奏便民五事狀》: “臣?xì)q在己卯, 贅貳 霅川 。”
- 贅腳 猶拖累。 ? 劉亞舟 《男婚女嫁》第十五章: “又有丫蛋兒贅腳, 我能扔下家走出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