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美人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yúměirén
[corn poppy] 一種一年生的開紅花的罌粟(Papaver rhoeas),在歐洲谷物田里普遍生長,其幾個變種被栽培
- 虞 yú ㄩˊ1)預料:不~。2)憂慮:無凍餒之~。3)欺騙:爾~我詐。4...
- 美人 měirén(~兒)美貌的女子。
- 美人拳 一種為老人捶腿或捶腰背用的皮制或木制的小錘。 ? 《紅樓夢》第五三回: “又命 琥珀 坐在榻上, 拿著美人拳捶腿。”
- 美人蕉 měirénjiāo多年生草本植物,葉片大,互生,長橢圓形,有羽狀葉脈。總狀花序,花紅色或黃色。供觀賞。
- 美人計 měirénjì[sex-trap] 三十六計之一,用美人引誘人上當
- 蠟美人 蠟塑的美人。 比喻嬌美的女子。 ?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 “他的夫人 曾文彩 有三十四歲, 十年前是一位有名嬌滴滴的蠟美人。”
- 醉美人 垂絲海棠的別名。 ? 宋 黃機 《西江月》詞題: “垂絲海棠, 一名醉美人。”
- 美人胎兒 同“ 美人胎子 ”。 ? 茅盾 《無題》: “這么一個美人胎兒的女主角, 為什么要跑到這個去處呢?”
- 美人胎子 天生的美人模樣。 ? 《紅樓夢》第四四回: “ 賈母 又道: ‘ 鳳丫頭 和 平兒 還不是個美人胎子?你還不知足?’”
- 醇酒美人 指酒色。
- 虞羅 原指掌山澤之虞人所張設的網羅。 泛指漁獵者設置的網羅。 ?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二三: “豈不在遐遠, 虞羅忽見尋。 多材信為累, 嘆息此珍禽。” ? 宋 司馬光 《重經車輞谷》詩: “我生微尚在丘壑, 強若麋鹿嬰虞羅。” ? 明 文徵明 《八月六日事》詩: “冥鴻已在虞羅外, 殘鮪方游鼎釜間。” ? 清 鄭燮 《道情》之十: “黃沙白草無人跡, 古戍寒云亂鳥還;虞羅慣打孤飛雁。”
- 虞芮 周 初二國名。 相傳兩國有人曾因爭地興訟, 到 周 求 西伯 姬昌 平斷。 ? 《詩?大典?綿》: “ 虞 芮 質厥成, 文王 蹶厥生。” ? 《史記?周本紀》: “于是 虞 芮 之人有獄不能決, 乃如 周 。 入界, 耕者皆讓畔, 民俗皆讓長。 ? 虞 芮 之人未見 西伯 , 皆慚, 相謂曰: ‘吾所爭, 周 人所恥, 何往為, 祗取辱耳。 ’遂還, 俱讓而去。”后因以“虞芮”指能謙讓息訟者。 ? 晉 葛洪 《抱樸子?用刑》: “但當先令而后誅, 得情而勿喜, 使 伯氏 無怨于失邑, 虞 芮 知恥而無訟耳。” ? 明 李東陽 《若虛詩來欲平馬訟五疊韻答若虛并柬文敬佩之》: “欲令 虞 芮 成禮讓, 不遣 秦 越 相譏訶。”
- 虞箴 古代虞人為戒田獵而作的箴諫之辭。 ? 《左傳?襄公四年》: “昔 周 辛甲 之為大史也, 命百官, 官箴王闕。 于《虞人之箴》曰: ‘芒芒 禹 跡, 畫為九州, 經啟九道。 民有寢廟, 獸有茂草;各有攸處, 德用不擾。 在帝 夷羿 , 冒于原獸, 忘其國恤, 而思其麀牡, 武不可重, 用不恢于 夏 家, 獸臣司原, 敢告仆夫。 ’《虞箴》如是, 可不懲乎?” ? 《漢書?揚雄傳贊》: “史篇莫善于《倉頡》, 作《訓纂》;箴莫善于《虞箴》, 作《州箴》。” ? 晉 左思 《魏都賦》: “表清篽, 勒《虞箴》, 思國恤, 忘從禽。” ?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銘箴》: “ 周 之 辛甲 , 百官箴闕, 唯《虞箴》一篇, 體義備焉。”
- 虞衡 古代掌山林川澤之官。 ? 《周禮?天官?太宰》: “以九職任萬民, 三曰虞衡。” ? 鄭玄 注: “虞衡, 掌山澤之官, 主山澤之民者。” ? 賈公彥 疏: “地官掌山澤者謂之虞, 掌川林者謂之衡。” ? 孫詒讓 正義: “山林川澤之民屬于虞衡, 故即名其民職曰虞衡, 亦通謂之虞。”虞, 衡分職, 周 漢 已然, 魏 晉 以來, 概稱虞曹、虞部。 ? 隋 代以后虞部屬工部尚書。 ? 明 改為虞衡司, 清 末始廢。 ? 唐 劉商 《金井歌》: “虞衡相賀為禎祥, 畏人采攫持殳戕。” ? 宋 葉適 《除吏部侍郎謝表》: “從冬卿而陪獻納, 考地貢而修虞衡。” ? 章炳麟 《訄書?明農》: “蔬屮之豐, 園圃毓之;楨干之富, 虞衡作之。”參見“ 虞部 ”、“ 虞曹 ”。
- 虞祭 古祭名。 既葬之后的祭祀。 ? 《清史稿?禮志十一》: “既卜葬……題主、虞祭如常儀, 歸奉升祔太廟。”
- 虞褚 指 唐 代書法家 虞世南 與 褚遂良 。 ? 《舊唐書?薛稷傳》: “ 稷 外祖 魏徵 家富圖籍, 多有 虞 褚 舊跡, 稷 銳精模仿, 筆態遒麗, 當時無及之者。” ? 唐 張說 《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 “公善于草隸, 妙絕時人, 以筆意傳次子 華 及甥 河東 薛稷 , 世稱前有 虞 褚 , 后有 薛 魏 。” ? 清 鈕琇 《觚剩?河東君》: “性狷慧, 賦詩輒工, 尤長近體七言。 作書得 虞 褚 法。”
- 虞祔 指虞祭與祔祭。 虞為葬后之祭, 祔為合于先祖廟之祭。 ? 《禮記?雜記下》: “朋友, 虞祔而退。” ? 《周禮?天官?庖人》“共喪紀之庶羞” 漢 鄭玄 注: “喪紀, 喪事之祭, 謂虞祔也。” ? 《舊唐書?后妃傳下?肅宗章敬皇后吳氏》: “伏以山陵貞兆, 良吉有期, 虞祔之儀, 式資配享。”
- 虞褚歐顏 虞褚歐顏 基本解釋: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顏真卿,古代四位書法家。泛指楷書的各種流派。
- 虞淵 亦稱“虞泉”。 傳說為日沒處。 ? 《淮南子?天文訓》: “日至于 虞淵 , 是謂黃昏。” ? 《漢書?揚雄傳上》: “外則正南極海, 邪界 虞淵 , 鴻蒙沆茫, 碣以崇山。” ? 《晉書?束晰傳》: “亦豈能登海湄而抑東流之水, 臨 虞泉 而招西歸之日?” 唐 柳宗元 《雜曲歌辭》之一: “君不見 夸父 逐日窺 虞淵 , 跳踉 北海 超 昆侖 。” ? 郭沫若 《贈日本友人》詩: “縱有烏云遮皓月, 終教紅日出 虞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