繭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繭)
jiǎn ㄐㄧㄢˇ
1)某些昆蟲的幼蟲在變成蛹之前吐絲做成的殼:蠶~?!迹ㄐ稳菖有忝赖拿济?br>2)同“趼”。
·參考詞匯:
chrysalis cocoon
- 繭絲 1. 蠶絲。 ? 《荀子?富國》: “麻葛、繭絲、鳥獸之羽毛齒革也, 固有馀足以衣人矣?!? 2. 泛指賦稅。 斂賦如抽絲于繭, 故云。 ? 《國語?晉語九》: “ 趙簡子 使 尹鐸 為 晉陽 。 請曰: ‘以為繭絲乎?抑為保障乎?’” 韋昭 注: “繭絲, 賦稅;保障, 蔽捍也。” 3. 指正月十五日覓煸米、麥粉摶制的面繭。 ? 宋 楊萬里 《上元夜戲作長句》: “兒女炊玉作繭絲, 中藏吉語默有祈: 小兒祝身取官早, 小女只求蠶事好?!眳⒁姟?繭卜 ”。
- 茦 cì ㄘˋ1)草的芒刺。
- 繭絲牛毛 jiǎn sī niú máo 【解釋】形容功夫細密?!境鎏帯壳宄S宗羲《答萬充宗質疑書》:“吾兄經術,繭絲牛毛,用心如此,不僅當今無與絕塵,即在先儒亦豈易得哉?”【拼音碼】jsnm【用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形容細密繁多
- 茥 guī ㄍㄨㄟˉ1)覆盆子,一種落葉灌木,小核果紅色,可食和入藥。
- 繭卜 古代民俗, 于正月十五日夜, 摶米、麥粉若繭狀, 書事置于其中, 以占一年之事, 謂之“繭卜”。 ? 宋 楊萬里 《上元夜戲作長句》: “心知繭卜未必然, 醉中得卜喜欲顛。”參閱 五代 王仁裕 《開元天寶遺事?探官》。
- 茤 jì ㄐㄧˋ1)古同“芰”。
- 繭子 jiǎn zi繭子1〈方〉蠶繭 。繭子2[jiǎn·zi]同‘趼子’。
- 茣 wú ㄨˊ1)古書上說的一種草,似艾。
- 繭栗 1. 形容牛角初生之狀。 言其形小如繭似栗。 ? 《禮記?王制》: “祭天地之牛, 角繭栗;宗廟之牛, 角握;賓客之牛, 角尺。” ? 《漢書?禮樂志》: “牲繭栗, 粢盛香?!? ? 顏師古 注: “言角之小, 如繭及栗之形也。” 2. 借指牛犢。 ? 《國語?楚語下》: “郊禘不過繭栗, 烝賞不過握把?!? 3. 指植物的幼芽或蓓蕾。 ? 宋 黃庭堅 《寄王定國》詩序: “往歲過 廣陵 , 值早春, 嘗作詩云: ……紅藥梢頭初繭栗, 揚州 風物鬢成絲。” ? 宋 黃庭堅 《食筍》詩: “繭栗戴地翻, 觳觫觸墻壞。” 4. 古以小牛祭祀, 因以“繭栗”泛指祭品。 ? 《三國志?魏志?王朗傳》“進封 樂平 鄉侯” 裴松之 注引《魏名臣奏》載 王朗 《節省奏》: “既違繭栗愨誠之本, 掃地簡易之指, 又失替質而損文、避泰而從約之趣?!?
- 茢 liè ㄌㄧㄝˋ1)葦花。2)苕帚:“贊牛耳桃~?!?)藥草名,即“石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