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言是什么意思
- zhēnyán
(1)
[true words]∶真話
他說的句句都是真言
(2)
[in cantation]∶梵語“陀羅尼”的義譯,即“咒語”
口念真言
- 真 zhēn ㄓㄣˉ1)與客觀事實相符合,與“假”、“偽”相對:~誠?!B...
- 言 yán ㄧㄢˊ1)講,說:~說?!鳌!馈!珰g?!椤!赜兄校▃h...
- 清真言 阿拉伯文的意譯。 ? 中國 通用漢語的穆斯林對伊斯蘭教基本信條的專稱, 指“除了安拉, 再沒有神; 穆罕默德 是安拉的使者”這句話。
- 真言宗 日本 密宗的通稱。 因重視念誦真言, 故名。 公元814年, 日 僧 空海 來 唐 學(xué)法, 密宗傳入 日本 , 成立了真言宗。 ?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七章第一節(jié): “ 密宗 自稱顯教是 釋迦 對一般凡夫說的法, 密教是法身( 大日 )佛對自己的眷屬說秘奧大法, 都是秘密真言, 所以密宗也稱真言宗?!?
- 十里無真言 shí lǐ wú zhēnyán[news from a far is unbelieveable] 是說遠處傳來的消息不可輕信十里無真言,總是越傳越玄。――黎汝青《葉秋紅》
- 真解 1. 猶徹悟。 ? 南朝 梁 蕭統(tǒng) 《解二諦義令旨》: “世俗心中所得空解, 為是真解, 為是俗解。” ? 魯迅 《中國小說史略》第十七篇: “《后西游記》六卷四十回, 不題何人作。 中謂 花果山 復(fù)生石猴, 仍得神通, 稱為小圣, 輔 大顛和尚 賜號 半偈 者, 復(fù)往西天, 虔求真解?!? 2. 獨到而確切的見解。 ? 清 包世臣 《再與楊季子書》: “貴鄉(xiāng) 汪容甫 頗有真解, 惜其騖逐時譽, 耗心餖飣, 然有至者, 固足為后來先路矣?!?
- 真訣 1. 妙法;秘訣。 ? 唐 李白 《送賀監(jiān)歸四明應(yīng)制》詩: “真訣自從 茅氏 得, 恩波寧阻 洞庭 歸?!? ? 宋 何薳 《春渚紀(jì)聞?序丹灶》: “如 東坡 先生、 楊元素 內(nèi)相, 皆密受真訣, 知而不為者?!? ? 明 屠隆 《彩毫記?歸隱林泉》: “夫人, 天臺 司馬真人 , 同 華山 元丹丘 道者, 在 金陵 相候, 下官歸見夫人, 便欲一往叩求真訣?!? 2. 指道士作法念咒時所捏的訣。 ? 《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zhèn)妖》: “ 吳君 乃上了一座九星的法壇……念了幾句‘乾羅恒那九龍破穢真君’的神咒, 捏了一個三臺的真訣, 步了一個八卦的神罡?!?
- 真要 真諦要義。 ? 唐 謝劇 《游爛柯山》詩: “仙僧會真要, 應(yīng)物常淵默, 惟將無住理, 轉(zhuǎn)與信人說。”
- 真識 猶言真知灼見。 ?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仇遠題保母帖詩》: “世人千金求墨跡, 眼前至寶同瓦礫, 子能賞之乃真識?!? ? 清 黃景仁 《清明后七日雨中宿浮槎寺》詩: “解留光艷照我輩, 真識遠勝千夫兼?!?
- 真行 1. 指行書而兼真書筆意的一種書體。 ? 唐 張懷瓘 《書斷》卷四: “ 太宗 為真草書屏風(fēng)以示群臣, 筆力遒利, 為一時之絕;購求得人間真行凡三百九十紙, 裝為七十卷?!? ? 明 陸深 《書輯》: “ 劉德升 小變楷法, 謂之行書, 兼真謂之真行, 帶草謂之行草?!? 2. 真書與行書。 ? 明 葉盛 《水東日記?沈簡庵詞翰品行》: “ 沈簡庵 先生草圣擅一時, 真行皆佳?!? ? 清 錢泳 《履園叢話?書學(xué)?隸書》: “ 五代 、 宋 、 元 而下, 全以真行為宗, 隸書之學(xué), 亦漸泯沒?!?
- 真誠 zhēnchéng真實誠懇;沒有一點虛假:~的心意丨~的幫助。
- 真著 真實確切。 ? 《紅樓夢》第十回: “有的說道是喜, 有的說道是病, 這位說不相干, 這位又說怕冬至前后: 總沒有個真著話兒?!? ? 《醒世姻緣傳》第十一回: “ 孔舉人 娘子發(fā)放道: ‘看真著些!休得又是 晁奶奶 來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