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端是什么意思
- jíduān
①事物順著某個發(fā)展方向達到的頂點:看問題要全面,不要走~。
②達到極點的:~興奮ㄧ~困難。
- 極 (極)jí ㄐㄧˊ1)頂端,最高點,盡頭:登~(帝王即位)。登峰造~。...
- 端 duān ㄉㄨㄢˉ1)正,不歪斜:~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確...
- 極端保王派 [ultra]法國第二次波旁王朝復辟時期(1815~1830)保王運動的極右翼成員。該派包括大地主、僧侶和從前的流亡貴族。他們反對法國大革命的現(xiàn)世與平等原則,要求對新聞界進行限制,給予天主教會更大的權(quán)力。在19世紀20年代的大部分時間里,尤其是在他們的首領查理十世在位期間,他們控制了下院和內(nèi)閣。由于政策不得人心,他們在1827年以后失去了權(quán)力。隨著七月革命(1830)的到來,該派不復存在。
- 極竭 猶竭盡。 ? 《漢書?鮑宣傳》: “愿賜數(shù)刻之間, 極竭毣毣之思, 退入三泉, 死亡所恨。”
- 極笑 猶大笑。 ? 明 袁宏道 《題寶方卷》: “后有稱 寶方 賢者, 予一見于 崇國 , 便謂 度門法師 曰: ‘此師與 竹鶴 , 湊成一個圣人矣。 ’ 度門 極笑, 以余為知人。”
- 極筆 1. 謂淋漓盡致, 全部寫出。 ? 《北齊書?崔暹傳》: “ 暹 前后表彈尚書令 司馬子如 及尚書 元羨 、 雍州 刺史 慕容獻 , 又彈太師 咸陽王 坦 、 并州 刺史 可朱渾道元 , 罪狀極筆, 并免官。” 2. 上等筆墨。 指絕妙的文章。 ? 唐 鄭處誨 《明皇雜錄》卷上: “不數(shù)日, 文成, 敘述該詳, 時為極筆。” ? 明 楊慎 《評<搗素賦>》: “此賦六朝擬作無疑, 然亦是 徐 庾 之極筆。” 3. 謂從事文墨。 ? 《舊唐書?馬懷素褚無量劉子玄元行沖等傳論》: “ 行沖 彷徨于極筆, 官不過俗吏, 寵不逮常才, 非過使然, 蓋此道非趨時之具也, 其窮也宜哉!”
- 極福 過分的福氣。 ? 《逸周書?命訓》: “極福則民祿, 民祿則干善, 干善則不行。”
- 極等 1. 謂以準則衡量。 ? 《逸周書?度訓》: “明王是以極等以斷好惡, 教民次分。” 2. 清 代秀才歲考中成績最低劣的等次。 ? 《儒林外史》第七回: “ 汶上 縣學四等第一名上來是 梅玖 , 跪著閱過卷, 學道作色道: ‘做秀才的人, 文章是本業(yè), 怎么荒謬到這樣地步!平日不守本分, 多事可知!本該考居極等, 姑且從寬, 取過戒飭來, 照例責罰!’”
- 極簡抽象派藝術 [Minimalism]20世紀在美術與音樂方面的運動,主張形式的極度簡單和舍棄情感內(nèi)容。在視覺藝術領域,該派藝術作為一種抽象藝術形式在50年代發(fā)端于紐約,60年代和70年代成為主流。這些藝術家認為藝術作品不應涉及自身以外的任何事物。個性成分被排除以便于表現(xiàn)客觀、純粹視覺的成分。該派雕塑家包括C.安德烈和D.賈德;畫家包括E.凱利和A.馬丁。在音樂領域,極簡抽象派藝術是一項完全獨立的運動,始于20世紀60年代。它借助穩(wěn)定的節(jié)拍,不斷重復音調(diào)與和弦,只是在它們對位的成分中逐漸變化,和聲變化很慢,很少甚至沒有對位聲部。這方面的主要先行者是印度和東南亞的樂曲。早期從事這類音樂的重要人物有L.M.楊格(1935年生)、T.賴利(1935年生)、賴希、格拉斯、J.亞當斯。其中賴利的《In C》(1964)可能是極簡抽象派藝術音樂最具開創(chuàng)意義的作品。
- 極神 耗盡精神。 ? 《漢書?董仲舒?zhèn)鳌罚?“問勤勞, 恤孤獨, 盡思極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