摳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摳)
kōu ㄎㄡˉ
1)用手指或細小的東西挖。
2)向狹窄的方面探求、探究:~字眼兒。死~書本。
3)雕刻(花紋):~鏡框的花邊。
4)吝嗇:~門兒。
- 摳哧 kōuchi(1)[scratch]∶[用手指]輕輕地抓瘡口剛結痂,不要摳哧它(2)[fiddle with]∶擺弄;鼓搗你干嗎老摳哧手啊?(3)[endeavor to solve]∶非常用力地鉆研這么難的一道算題讓他給摳哧出來了
- 摶黍 1. 黃鶯的別名。 ? 宋 陸游 《農家歌》: “二月鳴摶黍, 三月號布谷。” 2. 捏飯成團。 ? 《儀禮?特牲饋食禮》: “佐食摶黍, 授祝, 祝授尸。” 3. 指捏成的飯團。 ? 宋 吳自牧 《夢粱錄?駕宿明堂齋殿行禋祀禮》: “凡大祀, 差太祝一員, 進摶黍及肺, 祭奠玉冊。”
- 摳唆 kōu suo摳搜。
- 摶鵬 盤旋在高空的鵬鳥。 喻有大志者。 ? 唐 駱賓王 《上李少常啟》: “棲榆弱羽, 徒仰摶鵬之高。” ? 唐 許渾 《姑熟官舍寄汝洛友人》詩: “安知北溟水, 終日送摶鵬。” ? 明 張景 《飛丸記?交投設械》: “你只道摶鵬曠野欲升天, 今做了跛鱉深缸何處去?”參見“ 摶風 ”。
- 摳字眼 kōu zìyǎn[dally with the words;find fault with the choice of words] 在字句上鉆研或找錯兒
- 摶香弄粉 謂與女人廝混。
- 摳字眼兒 kōu zìyǎnr在字句上鉆研或挑毛病。
- 摶飯 1. 捏飯成團。 ? 《禮記?曲禮上》: “毋摶飯。” ? 孔穎達 疏: “共器若取飯作團, 則易得多, 是欲爭飽, 非謙也。” ? 宋 費袞 《梁溪漫志?作賦贖罪》: “ 滕公 即口占其辭曰: ‘摶飯引來, 猶掉續貂之尾;索綯牽去, 難回顧兔之頭。 ’” 2. 指團成的飯。 ? 《呂氏春秋?慎大》: “ 趙襄子 攻 翟 , 勝老人中人, 使使者來謁之, 襄子 方食摶飯。”
- 摳心挖肚 kōu xīn wā dù 【解釋】指挖空心思,絞盡腦汁【出處】清·張春帆《宦海》第11回:“大家都聽著木小端的話兒,一個個摳心挖肚的想了許多法兒。”【拼音碼】kxwd【用法】聯合式;作謂語;指挖空心思
- 摶食 以手捏飯團, 抓食。 ? 南朝 陳 徐陵《長干寺眾食碑》: “菩薩應化, 咸同色身, 諸佛凈土, 皆為摶食。” ? 宋 王應麟 《困學紀聞?儀禮》: “《理道要訣》云: ‘ 周 人尚以手摶食, 故記云: 共飯不澤手。 蓋弊俗漸改未盡。 ’今夷狄及海南諸國五嶺外人, 皆以手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