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鼗建鐸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語本《淮南子?泛論訓》: “ 禹 之時, 以五音聽治, 懸鐘鼓磬鐸, 置鼗, 以待四方之士。 為號曰: 教寡人以道者擊鼓, 諭寡人以義者擊鐘, 告寡人以事者振鐸, 語寡人以憂者擊磬, 有獄訟者搖鼗。”因以“懸鼗建鐸”指聽取臣民意見。
? 清 馮桂芬 《<校邠廬抗議>自序》: “觀于今日諫諍設專官, 民隱不上達, 而始知圣人懸鼗建鐸, 庶人傳語之法善也。”
? 清 陳熾 《議院》: “泰西議院之法, 本古人懸鼗設鐸, 閭師黨正之遺意。”
- 懸 (懸)xuán ㄒㄩㄢˊ1)掛,吊在空中:~垂。~吊。~梯。~河。~心...
- 鼗 táo ㄊㄠˊ1)兩旁綴靈活小耳的小鼓,有柄,執柄搖動時,兩耳雙面擊鼓...
- 建 jiàn ㄐㄧㄢˋ1)立,設置,成立:~立(a.開始成立;b.開始產生...
- 鐸 (鐸)duó ㄉㄨㄛˊ1)大鈴,形如鐃、鉦而有舌,古代宣布政教法令用的...
- 懸龜系魚 《新唐書?車服志》: “ 高宗 給五品以上隨身魚袋…… 天授 二年, 改佩魚為龜。 其后三品以上龜袋飾以金, 四品以銀, 五品以銅。 ? 中宗 初, 罷龜袋, 復給以魚。”因以“懸龜系魚”指任高官顯宦。 ? 明 宋濂 《題張如心初修譜敘后》: “數世之后, 將振振繩繩, 懸龜系魚, 秉鈞當軸。”
- 懸鼓待椎 《淵鑒類函·樂·鼓二》引明陳耀文《天中記》:“宋范仲淹一日攜子純仁訪民家。民舍有鼓為妖。坐未幾,鼓自風滾至庭不已,民舍皆股栗。仲淹徐謂純仁曰:‘此鼓久不擊,見好客至,故自來庭以尋槌耳。’令純仁削槌以副之,其鼓立碎。”因以“懸鼓待椎”喻急不可待。
- 懸系魚 《新唐書·車服志》:“高宗給五品以上隨身魚袋……天授二年,改佩魚為。其后三品以上袋飾以金,四品以銀,五品以銅。中宗初,罷袋,復給以魚。”因以“懸系魚”指任高官顯宦。
- 懸鼓 1. 懸掛在架上的鼓。 始于 周 代。 ? 《隋書?音樂志下》: “ 夏后氏 加四足, 謂之足鼓。 ? 殷 人柱貫之, 謂之楹鼓。 ? 周 人懸之, 謂之懸鼓。” ? 《禮記?明堂位》作“ 周 縣鼓”。 ? 陳浩 集說: “縣, 懸于簨虡也。” 2. 古時官署所掛的鼓。 供擊鼓求見之用。 ? 《后漢書?五行志一》引 漢 桓帝 時童謠: “梁下有懸鼓, 我欲擊之丞卿怒。” ? 唐 劉禹錫 《龍陽縣歌》: “沙平草綠見吏稀, 寂寥斜陽照懸鼓。” 3. 比喻落日。 ? 《觀無量壽經》: “見日欲沒, 狀如懸鼓。” ? 清 錢謙益 《絳云樓上梁以詩代文》之六: “夕陽樓外歸心處, 懸鼓西山觀落暉。”
- 慳 (慳)qiān ㄑㄧㄢˉ1)小氣,吝嗇:~吝。~囊。~澀。2)缺欠:緣~一面(缺少一面之緣)。慳吝
- 慳吝 qiānlìn吝嗇;小氣:~鬼。
- 懸麻雨 指大雨。 以其密集如麻, 故稱。 ? 元 孟漢卿 《魔合羅》第一摺: “穿著這單布衣服, 怎避這懸麻雨?”亦省作“ 懸麻 ”。 ? 元 秦簡夫 《趙禮讓肥》第一摺: “想起來我心如刀割, 題起來我淚似懸麻。”
- 慳嗇 1. 吝嗇。 ? 《太平廣記》卷三二八引 唐 薛用弱 《集異記?陳導》: “是夕無損他室, 惟燒 導 家。 ? 弁 亦不見。 蓋以 導 慳嗇, 負前約而致之也。” 2. 貧困。 ? 清 龍啟瑞 《復唐子實書》: “瘠苦慳嗇之區, 所得幾何, 竭其力, 僅足以制器械耳。”
- 懸麻 見“ 懸麻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