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死一生是什么意思
- shí sǐ yī shēng
【解釋】形容生命非常危險(xiǎn)。
【出處】《漢書·孝宣許皇后傳》:“婦人免乳大故,十死一生。”
【拼音碼】ssys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形容生命非常危險(xiǎn)
- 十死 1. 本指十種情況必死, 引申為極端危險(xiǎn)。...
- 一生 yīshēng從生到死的全部時(shí)間。
- 萬死一生 wàn sǐ yī shēng 【解釋】比喻冒生命危險(xiǎn)。【出處】《漢書·司馬遷傳》:“夫人臣出萬死不顧一生之計(jì),赴公家之難,斯已奇矣。”【拼音碼】wsys【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同“九死一生”
- 百死一生 形容生命極其危險(xiǎn),處于死亡的邊緣。
- 一死一生, 乃知交情 謂于生死患難處方可顯示交情。 ? 《史記?汲鄭列傳贊》: “始 翟公 為廷尉, 賓客闐門;及廢, 門外可設(shè)雀羅。 ? 翟公 復(fù)為廷尉, 賓客欲往, 翟公 乃大署其門曰: ‘一死一生, 乃知交情。 一貧一富, 乃知交態(tài)。 一貴一賤, 交情乃見。 ’” ? 《醒世恒言?薛錄事魚服證仙》: “自古道得好: ‘一死一生, 乃見交情。 ’若非今日我是死的, 你是活的, 怎知你為同年之情淡薄如此!”
- 十死 1. 本指十種情況必死, 引申為極端危險(xiǎn)。 ? 《六韜?戰(zhàn)車》: “ 武王 曰: ‘十死之地奈何?’ 太公 曰: ‘往而無以還者, 車之死地也;越絕險(xiǎn)阻, 乘敵遠(yuǎn)行者, 車之竭地也……此十者, 車之死地也。 ’” 北周 庾信 《哀江南賦》: “過漂渚而寄食, 托蘆中而渡水。 屆于七澤, 濱于十死。” 2. 指犯十次死罪。 言其多。 ? 《周書?李穆傳》: “ 太祖 美其志節(jié), 乃嘆曰: ‘人之所貴, 唯身命耳, 李穆 遂能輕身命之重, 濟(jì)孤于難……’乃特賜鐵券, 恕以十死。” ? 《新唐書?桓彥范傳》: “時(shí) 武三思 以遷太后銜恚……五月, 加特進(jìn), 封 扶陽郡王 , 賜姓 韋 , 同后屬籍, 錫金銀、錦繡, 皆以鐵券恕十死, 令朝朔望。” 3. 死十次。 夸張說法。 ?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盜俠》: “ 黎 唯而趨入, 拜伏曰: ‘向迷丈人物色, 罪當(dāng)十死。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聶小倩》: “﹝ 聶小倩 ﹞歡喜謝曰: ‘君信義, 十死不足以報(bào)。 ’”
- 一生世 同“一生一世”。 魯迅 《吶喊?頭發(fā)的故事》: “然而推想起來, 正不知道曾有多少人們因?yàn)楣庵^皮便被社會(huì)踐踏了一生世。”
- 一生人 宋 時(shí)稱初次賣給人家做奴婢的女子。 ?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六: “都下買婢, 謂未嘗入人家者為一生人, 喜其多淳謹(jǐn)也。”
- 一生死 同“一死生”。 明 莊元臣 《叔苴子內(nèi)編》卷一: “夫?yàn)踔粸樗溃?烏知死之不為生;烏知生之愈于死, 烏知死之愈于生, 故至人一生死。”
- 十死不問 謂即使犯十次死罪也予寬恕。
- 十死九活 形容難以幸存。
- 一生一世 yī shēng yī shì 【解釋】一輩子。【拼音碼】ysys【用法】聯(lián)合式;作賓語、定語;指一輩子
- 一生一代 同“一生一世”。
- 一生九死 謂經(jīng)歷多次生命危險(xiǎn)而幸存。
- 一生吃著不盡 謂畢生衣食豐足有馀。 ? 宋 魏泰 《東軒筆錄》卷十四: “ 王沂 公曾 青州 發(fā)解, 及南省程試, 皆為首冠。 ? 中山 劉子儀 為翰林學(xué)士, 戲語之曰: ‘狀元試三場(chǎng), 一生吃著不盡。 ’ 沂公 正色答曰: ‘ 曾 平生之志, 不在溫飽。 ’”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新安富人》: “夫王公, 至貴者也, 然望天子之居, 不翅天上;彼以閹故, 得出入不禁, 一樂也。 不耕不織而一生吃著不盡, 二樂也。”
- 十步香車 十步香車拼音:shí bù xiāng chē 注音:ㄕㄧˊ ㄅㄨˋ ㄒㄧㄤ ㄔㄜ 成語解釋十步香車【拼音】:shí bù xiāng chē【解釋】:比喻處處都有人才。
- 十死九生 十死九生 基本解釋:猶十死一生。形容生命非常危險(xiǎn)。
- 十步香草 shí bù xiāng cǎo 【解釋】比喻處處都有人才。【出處】漢·劉向《說苑·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拼音碼】sbxc
- 十殿 佛教謂主管地獄的十王所居的宮殿。 ? 《西游記》第五八回: “那十殿陰君送出, 謝了 地藏 , 回上 翠云宮 , 著鬼使封閉了幽冥關(guān)隘不題。” ? 巴金 《<神?鬼?人>序》: “和尚布置了經(jīng)堂, 懸掛了所謂‘十殿’的畫像。 全是些那么可怕的殘酷的圖畫。”
- 十步芳草 shí bù fāng cǎo 【解釋】芳草:香草。比喻處處都有人才。【出處】漢·劉向《說苑·談叢》:“十步之澤,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漢·王符《潛夫論·實(shí)貢》:“夫十步之間,必有茂草;十室之邑,必有俊士。”【拼音碼】sbfc
- 十殿閻王 中國 佛教所傳十個(gè)主管地獄的閻王。 即 秦廣王 、 初江王 、 宋帝王 、 伍官王 、 閻羅王 、 變成王 、 泰山王 、 平等王 、 都市王 、 五道轉(zhuǎn)輪王 。 諸王各居一殿, 故稱。 此說始于 唐 末, 后道教也沿用之。 亦省稱“ 十王 ”。 ? 宋 無名氏 《鬼董》卷四: “望殿上十人環(huán)坐, 儀衛(wèi)尊嚴(yán), 曰: ‘此十王也。 ’” ? 《西游記》第三回: “十王即命掌案的判官取出文簿來查。”
- 十步九回頭 元 本 高明 《琵琶記?伯喈夫妻分別》: “他那里, 謾凝眸, 正是馬行十步九回頭。”“十步九回頭”形容戀戀不舍。 后用于比喻猶豫不定。 ? 魯迅 《書信集?致葉紫二》: “先前那樣十步九回頭的作文法是很不對(duì)的, 這就是在不斷的不相信自己--結(jié)果一定做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