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站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bīngzhàn
軍隊在后方交通線上設置的供應、轉運機構,主要負責補給物資、接收傷病員、接待過往部隊等。
- 兵 bīng ㄅㄧㄥˉ1)武器:~器。~刃。~不血刃(兵器上面沒有沾血,指...
- 站 zhàn ㄓㄢˋ1)立,久立:~立。~崗。~起來。2)停:~住。~住腳...
- 兵端 導致戰爭的事端。 ? 唐 韓愈 《黃家賊事宜狀》: “實由自邀功賞, 造作兵端。” ? 劉塤 《隱居通議?文章八》引 宋 謝枋得 《江東運司策問》: “兵端不可妄開, 國事不可再誤。”
- 兵秩 供官員役使的“事力”(仆役)和俸祿。 ? 《北齊書?王琳傳》: “ 孝昭 賜 琳 璽書, 令鎮 壽陽 , 其部下將帥悉聽以行, 乃除 琳 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揚州 刺史, 封 會稽郡公 , 又增兵秩, 兼給鐃吹。”按, 據《隋書?百官志中》, 北齊 規定各級官僚“各給事力”, “給事力”亦作“給兵”, 專供本官役使;“秩”則指俸祿。 是以知此謂升官加祿之事。
- 兵符 1. 古代調兵遣將用的一種憑證。 ? 《史記?魏公子列傳》: “ 嬴 ( 侯嬴 )聞 晉鄙 之兵符常在王臥內, 而 如姬 最幸, 出入王臥內, 力能竊之。” ? 唐 劉禹錫 《汴州刺史廳壁記》: “ 長慶 四年, 詔書命 河南 尹 敦煌 令狐公 來蒞來刺, 錫之介圭、使印、兵符。”京劇《取南郡》第十四場: “如此 南郡 城池兵符印信, 一并交與先生掌管, 本帥帶兵出城助戰去也。” 2. 借指兵權。 ? 《南史?劉峻傳》: “ 敬通 當 更始 世, 手握兵符, 躍馬肉食。” ? 清 洪楝園 《后南柯?立約》: “手握兵符自主張。” ? 子虛子 《湘事記?軍事篇一》: “ 忠浩 頗負 湘 望, 既握兵符, 隱以 曾國藩 平 洪 楊 自命, 反對革命最力。” 3. 兵書, 兵法。 ? 唐 李嶠 《安輯嶺表事平罷歸》詩: “絳宮韜將略, 黃石 寢兵符。”
- 兵種 bīngzhǒng軍種內部的分類,如步兵、炮兵、裝甲兵、工程兵等是陸軍的各兵種。
- 兵籌 用兵的籌策。 ? 宋 侯置 《朝中措?元夕上潭帥劉共甫》詞: “年來玉帳罷兵籌, 燈市小遲留。”
- 兵禍 bīnghuò[disaster of war] 戰爭造成的災禍連遭兵禍
- 兵簿 軍士的名冊。 ? 《后漢書?吳漢傳》: “及 漢 至莫府, 上兵簿, 諸將人人多請之。” ? 李賢 注: “兵簿, 軍士之名帳。” ? 《晉書?秦獻王柬傳》: “ 武帝 嘗幸宣武場, 以三十六軍兵簿令 柬 料校之, 柬 一省便擲脫謬, 帝異之, 于諸子中尤見寵愛。”
- 兵祭 軍隊的祭祀。 ? 《周禮?春官?甸祝》“甸祝, 掌四時之田, 表貉之祝號” 漢 鄭玄 注: “甸以講武治兵, 故有兵祭。”
- 兵籍 兵士的名籍。 ? 唐 韋元甫 《木蘭歌》: “老父隸兵籍, 氣力日衰耗。” ? 明 高啟 《問潮州遷客消息》詩: “名姓未看兵籍落, 音書忽附估船還。” ? 梁啟超 《中國改革財政私案》附《八旗生計問題》: “而旗人亦以久隸兵籍之故, 不能獨立營生。”
- 兵矢 箭名。 枉矢和潔矢。 主要用于守城和車戰等。 ? 《周禮?考工記?矢人》: “兵矢、田矢五分。 二在前, 三在后。” ? 鄭玄 注: “兵矢, 謂枉矢、潔矢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