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Rújiā
先秦時期的一個思想流派,以孔子為代表,主張禮治,強調傳統的倫常關系等。
- 儒 rú ㄖㄨˊ1)指讀書人:~生。腐~。通~(指博識多聞的大學者)。~林...
- 家 jiā ㄐㄧㄚˉ1)共同生活的眷屬和他們所住的地方:~庭。~眷。~長(...
- 儒家經書 儒家經書拼音:rú jiā jīng shū 注音:ㄖㄨˊ ㄐㄧㄚ ㄐㄧㄥ ㄕㄨ 詞語解釋◎ 儒家經書 Rújiā jīngshū[Classical Confucian texts] 中國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其范圍隨歷代王朝的增設而不斷擴大。由最初的《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和《周禮》、《儀禮》、《禮記》"三禮",發展為宋代的十三經,即《詩》、《書》、《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公羊傳》、《谷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和《孟子》
- 儒宮 古代官立學校。 ? 《陳書?儒林傳?沈不害》: “至是國學未立, 不害 上書曰: ‘……宜其弘振禮樂, 建立庠序, 式稽古典, 紆跡儒宮, 選公卿門子, 皆入于學。 ’” 唐 韓愈 《祭竇司業文》: “命守 高平 , 命副儒宮。 朱衣銀魚, 象服以崇。” ? 宋 范仲淹 《代胡侍郎奏乞馀杭學名額表》: “建置學舍數十廈, 面勢顯敞, 允為儒宮。” ? 清 昭槤 《嘯亭續錄?本朝欽定諸書》: “列圣萬幾之暇, 乙覽經史, 爰命儒臣選擇簡編, 親為裁定, 頒行儒宮。”
- 儒將 rújiàng有讀書人風度的將帥。
- 儒客 儒士。 ? 唐 韓翃 《家兄自山南罷歸獻詩敘事》: “絳紗儒客帳, 丹訣羽人篇。”
- 儒巾 古代讀書人所戴的一種頭巾。 ? 明 代通稱方巾, 為生員的服飾。 ? 宋 林景熙 《元日得家書喜》詩: “爆竹聲殘事事新, 獨憐臨鏡尚儒巾。” ? 清 李漁 《憐香伴?婚始》: “小生儒巾員領, 丑扮丫鬟, 雜扮掌禮, 眾鼓吹紗燈引上。” ? 丁玲 《母親》一: “不同的只是 武陵 家里供的是一個鳳冠霞帔的老太太, 而這里是一個儒服儒巾的少年。”
- 儒官 古代掌管學務的官員或官學教師。 ? 《漢書?翼奉傳》: “ 奉 以中郎為博士、諫大夫, 年老以壽終。 子及孫皆以學在儒官。” ? 《宋書?武帝紀下》: “便宜博延胄子, 陶獎童蒙, 選備儒官, 弘振國學。” ? 唐 韓愈 《上巳日燕太學聽彈琴詩序》: “于是總太學儒官三十有六人, 列燕于祭酒之堂。” ? 清 周亮工 《梁溪成二鴻舊以孝廉訓皖未能遽歸也》詩: “儒官容易罷, 禿筆不教閑。”
- 儒帥 猶儒將。 ? 宋 梅堯臣 《邵伯堰下王君玉餞席上命賦》詩: “ 淮南 命儒帥, 寒上足封侯。”
- 儒宗 儒者的宗師。 ? 漢 以后亦泛指為讀書人所宗仰的學者。 ? 《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贊》: “ 叔孫通 希世度務, 制禮進退, 與時變化, 卒為 漢 家儒宗。” ? 《漢書?蕭望之傳贊》: “ 望之 堂堂, 折而不橈, 身為儒宗, 有輔佐之能, 近古社稷臣也。” ? 宋 王安石 《上邵學士書》: “昔 昌黎 為 唐 儒宗。” ? 清 葉廷管 《吹網錄?石林公著作存佚考》: “ 石林 公以宏通淵雅之才, 研求經義, 撰述辭章, 蔚為一代儒宗文伯。” ? 魯迅 《且介亭雜文末編?關于太炎先生二三事》: “先生遂身衣學術的華袞, 粹然成為儒宗。”
- 儒師 1. 博雅淳正的師傅。 舊題 唐 柳宗元 《龍城錄?房玄齡大有譽》: “ 房玄齡 幼稚日, 王通 說其文, 謂: ‘此細眼奴, 非立忠志則為亂賊, 輔帝者則為儒師。 ’綽有大譽矣。” 2. 元 明 時稱官學的教官。 ? 《續文獻通考?學校四》: “凡儒師之命于朝廷者, 曰教授, 路、府、上州置之;命于禮部及行省與宣慰司者, 曰學正、山長、學錄、教諭, 州、縣及書院置之。”
- 儒安韋爾 [Joinville, Jean, Sire de](1224?法國 香檳 儒安維爾~1317.12.24,儒安維爾)史學與歷史事件, 法國編年史作者。香檳省一個不太顯赫的小貴族。參加了第七次十字軍東征(1248~1254),成了路易九世的朋友。1309年前后完成的《圣路易史》是一部散文編年史,對東征作了最好的說明,生動地描述了經濟的困難、海上航行的危險、疾病的折磨、十字軍中的混亂和缺少紀律,以及穆斯林的習俗等。回來后他成為香檳省的執事,同時還在王室任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