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尸還魂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jiè shī huán hún
【解釋】比喻已經消滅或沒落的事物又以另一種形式出現。
【出處】元·岳伯川《鐵拐李·楔子》:“岳壽,誰想你渾家將你尸骸燒化了,我如今著你借尸還魂,尸骸是小李屠,魂靈是岳壽。”
【示例】可是地主就在那邊,工作團剛剛走,斗爭剛剛過后,人家就來報仇,也能夠~哩?。▽O犁《訴苦翻心》)
【拼音碼】jshh
【燈謎面】淹死鬼使替身
【用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定語;含貶義
【英文】(of a dead person's soul) find reincarnation in another's corpse--(of something evil) revive in a new guise
- 借 jiè ㄐㄧㄝˋ1)暫時使用別人的財物等:~用?!啞!~。~據?!珬l...
- 尸 shī ㄕˉ1)死人的身體:~體?! ==琛€魂。2)古代祭祀時...
- 還魂 huán hún①死而復活(迷信)。②〈方〉再生③:~紙ㄧ~橡膠。
- 借尸還陽 又作:借尸還魂。
- 還魂丹 傳說中的能使死人復活的仙丹, 亦借指能醫治重危病人的良藥。 ? 《西游記》第三九回: “﹝ 老君 ﹞即命仙童叫回來道: ‘你這猴子, 手腳不穩, 我把這還魂丹送你一丸罷。 ’” 明 湯顯祖 《牡丹亭?回生》: “且在這牡丹亭內進還魂丹, 秀才剪襠。” ? 清 王韜 《淞隱漫錄?鮑琳娘》: “此間有 鮑琳娘 者, 神醫也, 囊中具有返生香, 還魂丹, 起死人而肉白骨?!?
- 還魂紙 即再生紙。 用廢舊紙作原料造出的紙。 ?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造竹紙》: “一時書文貴重, 其廢紙洗去朱墨污穢, 浸爛入槽再造, 全省從前煮浸之力, 依然成紙, 耗亦不多。 南方竹賤之國, 不以為然, 北方即寸條片角在地, 隨手拾起再造, 名曰還魂紙?!? ? 黃裳 《金陵五記?旅京隨筆?關于“澤存書庫”》: “當 南京 淪陷之初, 滿街都是舊書, 沒有人敢買, 也沒有人買得起;這些書大抵連造還魂紙都沒人要, 大多燒火而已。”
- 還魂草 1. 傳說中的仙草。 可使死者復活。 ? 巴金 《還魂草》: “在那個時候據說有這樣的一種還魂草, 人把它搗碎放在死人口里, 可以使死了的人復活?!? 2. 卷柏的別名。 見《浙江民間常用草藥》第二集。
- 還魂秀才 指本已落第, 重考而被錄取的秀才。 ? 宋 方勺 《泊宅編》卷八: “ 天禧 二年, 開封 解榜出, 有 廖復 者被黜, 率眾詣鼓院, 訴有司不公。 朝廷差 錢惟演 等重考, 取已落者七十馀人。 ? 復 亦預薦, 時號還魂秀才。” ? 明 謝肇淛 《五雜俎?事部二》: “ 宋 初舉人被黜, 猶得擊登聞鼓聲冤, 上命重試必多見收, 當時謂之還魂秀才。”
- 借征 謂預徵他年田賦。 ? 《清史稿?食貨志二》: “軍興以后, 四川 等省, 辦理借徵, 以充兵餉。 ? 裕瑞 奏請勸諭紳民, 按糧津貼, 罷借徵?!?
- 借壽 舊時迷信者在尊長或親愛者病重時禱告于神, 愿減己之壽以延病者之壽, 稱為“借壽”。 ? 宋 樓鑰 《跋劉師文昆仲乞增母壽疏稿》: “ 劉 氏兄弟以母暴得病欲絕, 各乞減算三年, 增母之壽, 而母后六年乃卒?!卑?樓 文所云即借壽事。
- 借徑 謂依靠他人傳遞情況或意見。 ? 宋 戴埴 《鼠璞?魏相許伯》: “ 魏相 , 賢相也, 始奏封事, 及白去副封, 乃借逕于 許伯 。 于是 霍氏 殺 許后 之謀乃得聞。”
- 借對 古人詩文中的一種對仗方法, 可分兩類: (1)借音為對。 即以一句中某字的同音字與另一句中的字相對。 如 唐 孟浩然 《裴司士員司戶見尋》詩: “廚人具雞黍, 稚子摘楊梅?!薄皸睢币敉?羊 ”, 借以與“雞”相對。 又如 唐 劉禹錫 《陋室銘》: “談笑有鴻儒, 往來無白丁?!薄傍櫋币敉?紅 ”, 借以與“白”相對。 (2)借義為對。 即一句中的某字有兩個以上的意義, 詩中用的是甲義, 而借其乙義或丙義與另一句中的字相對。 如 唐 杜甫 《曲江》詩之二: “酒債尋常行處有, 人生七十古來稀?!痹娭小皩こ!绷x為平常, 但古時八尺為尋, 倍尋為常。 此即以其長度單位義與數字“七”、“十”相對。 又如 唐 李商隱 《令狐八拾遺綯見招》詩: “ 漢 苑風煙催客夢, 云臺洞穴接郊扉?!痹娭小皾h”為朝代名, 但“漢”又有星漢之義, 此即借以與“云”相對。
- 借徣 借徣拼音:jiè jiè 注音:ㄐㄧㄝ ˋ ㄐㄧㄝ ˋ 詞語解釋1.借出。 唐 馮贄 《云仙雜記》卷四引《馬癖記》:“校書郎 李蟠 蓄馬甚多,出游則一里更二馬;借徣供應,可逮十家?!?.借取置辦。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皇后出乘輿》:“士庶家與貴家婚嫁,亦乘檐子,只無脊上銅鳳花朵。左右兩軍,自有假賃所在,以至從人衫帽,衣服從物,俱可賃,不須借徣。” 鄧之誠 注:“徣即措?!?/li>
- 借寇赍盜 借寇赍盜 基本解釋:赍:資助。把武器借給了賊兵,把糧食送給了盜匪。比喻幫助自己的敵人增強力量。
- 借意 借同音的字表示雙關的意義。 舊題 宋 蘇軾 《東坡問答錄?佛印譏謔》: “ 東坡 戲之曰: ‘ 佛印 水邊尋蚌吃。 ’ 佛印 應聲答云: ‘ 子瞻 船上帶家來。 ’‘蚌’與‘家’二字借意也?!卑矗?“尋蚌吃”意謂“尋棒吃”, “帶家來”意謂“帶枷來”。
- 借寇兵,赍盜糧 借寇兵,赍盜糧 基本解釋:赍:資助。把武器借給了賊兵,把糧食送給了盜匪。比喻幫助自己的敵人增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