饗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饗)
xiǎng ㄒㄧㄤˇ
1)用酒食招待客人,泛指請人受用:~會。~宴。~客。
2)祭祀。
3)同“享”。
- 飧饔 1. 古時招待賓客的兩種禮宴。 ? 《周禮?天官?外饗》: “凡賓客之飧饔、饗食之事亦如之。” ? 鄭玄 注: “飧, 客始至之禮;饔, 既將幣之禮。” 2. 晚餐和早餐。 引申為吃飯。 ? 唐 柳宗元 《種樹郭橐駝傳》: “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 且不得暇,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參見“ 饔飧 ”。
- 饗勞 以酒食慰勞;犒勞。 ? 《魏書?太宗紀》: “至于 屋竇城 , 饗勞將士, 大酺二日, 班禽獸以賜之。”
- 飧餐 飯食。 ? 葉圣陶 《窮愁》: “俄思一月期猶遙, 阿母飧餐, 則旦暮間事, 必弗能缺。”
- 饗告 祭獻而祝告。 饗, 通“ 享 ”。 ? 《新唐書?殷盈孫傳》: “按 至德 時作神主 長安殿 , 饗告如宗廟, 廟成乃祔。” ? 《書?顧命》“上宗曰饗” 宋 蔡沈 集傳: “宗伯曰饗者, 傳神命以饗告也。”
- 飧錢 古代于俸祿之外賜給官吏的飯食錢。 ? 《舊唐書?代宗紀》: “二月丁亥朔, 釋奠于國學, 賜宰臣百官飧錢五百貫, 于國學食。” ? 《新唐書?嗣吳王祗傳》: “是時勛望大臣無職事者皆得待詔于院, 給飧錢署舍, 以厚其禮。” ? 宋 王禹偁 《求致仕第三表》: “日有秩酒, 月有飧錢, 奉此一身, 已逾二紀。”
- 饗國 享國。 饗, 通“ 享 ”。 ? 《國語?晉語四》: “ 商 之饗國三十一王。” ? 《三國志?吳志?顧譚傳》: “故 淮南 親弟, 不終饗國, 失之于勢重也; 吳芮 疏臣, 傳祚 長沙 , 得之于勢輕也。”
- 飧粥 稀飯。 ? 《漢書?王莽傳下》: “諸生小民會旦夕哭, 為設飧粥。” ? 《三國志?吳志?朱桓傳》: “往遇疫癘, 谷食荒貴, 桓 分部良吏, 隱親醫藥, 飧粥相繼, 士民感戴之。”
- 饗士 以酒食款待士兵;犒勞士卒。 ? 《尉繚子?踵軍令》: “踵軍饗士, 使為之戰勢, 是謂趨戰者也。” ? 《史記?田單列傳》: “與士卒分功, 妻妾編于行伍之閑, 盡散飲食饗士。” ? 《后漢書?王霸傳》: “賊復聚眾挑戰, 霸 堅臥不出, 方饗士作倡樂。”
- 飧牽 熟食和牲口。 一說為牢禮的一種。 ? 《周禮?天官?宰夫》: “賓賜之飧牽。” ? 鄭玄 注: “ 鄭司農 云: ‘飧, 夕食也。 ? 《春秋傳》曰: “飧有陪鼎。”牽, 牲牢可牽而行者。 ? 《春秋傳》曰: “餼牽竭矣。”’ 玄 謂飧, 客始至所致禮。” ? 《周禮?秋官?掌客》: “上公五積, 皆視飧牽。” ? 鄭玄 注: “積皆視飧牽, 謂所共如飧, 而牽牲以往, 不殺也。”一本作“ 飧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