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是什么意思
- (霧)
wù ㄨˋ
1)接近地面的水蒸氣,遇冷凝結后飄浮在空氣中的小水點:~氣。~靄。迷~。云~。~淞(通稱“樹掛”)。
2)像霧的東西:煙~。~劑。噴~器。
·參考詞匯:
brume fog mist reek
- 霧(詞) [fog]由接近地面的、密集得足以使水平能見度小于1,000米的小水滴構成的云,也可以指煙粒(煙霧)、冰粒或煙粒與冰粒混合物構成的云。能見度大于1,000米的現象,根據其模糊不清是由于水滴還是由于固體顆粒,分別稱為靄或霾。霧是由水蒸氣凝聚在天然大氣中總是存在著的凝聚核上而形成的。當地表比上面的空氣冷時,就出現最穩(wěn)定的霧。當冷空氣流經暖而濕的地表并因下面地表水分的蒸發(fā)而變得飽和時,也能產生霧。當霧形成時對流的氣流把霧往上帶,所以看來似乎像是蒸汽或煙從潮濕地表升起來。
- 雽 hū ㄏㄨˉ1)姓。hù ㄏㄨˋ1)古人名用字。
- 霧絲 指蛛網。 ? 元 王惲 《夏日南堂即事》詩: “一雨清涼恰四朝, 霧絲縈戶見蠨蛸。”
- 雼 dàng ㄉㄤˋ1)古同“宕”,洞屋。
- 霧亂 紛亂貌。 ? 晉 伍輯之 《柳花賦》: “或風回而游薄, 或霧亂而飆零。” II黑暗紛亂。 ? 《隸釋?魏修孔子廟碑》: “遭世霧亂, 莫顯其榮。”
- 電 diàn ㄉㄧㄢˋ1)見“電”。
- 霧會 比喻眾多的人或事物聚集在一起。 ? 《后漢書?黨錮傳序》: “自 武帝 以后, 崇尚儒學, 懷經協(xié)術, 所在霧會。” ? 晉 成公綏 《鳥賦》: “繽紛霧會, 回皇塵亂。” ? 唐 駱賓王 《上瑕丘韋明府啟》: “遂使漱流逸客, 望驥足以云蒸;棲泌遺才, 款龍門而霧會。”
- 雺霧 指迷蒙的霧氣。 ? 《隋書?天文志下》: “將雨不雨, 變?yōu)殡夓F。” ? 清 唐孫華 《贈趙松一》詩: “霍若雺霧披, 渙若春冰泮。” ? 康有為 《孔子改制考》序: “冥冥汶汶, 雺霧氛氛。”
- 霧光 霧氣。 ? 唐 李嶠 《野》詩: “ 蒼梧 云影去, 涿鹿 霧光通。”按, 《藝文類聚》卷二引《黃帝玄女之宮戰(zhàn)法》: “ 黃帝 與 蚩尤 對, 力戰(zhàn)九不勝, 黃帝 歸于 泰山 , 三日三夜, 天霧冥冥。”
- 雺雺 昏暗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