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裙月帔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以云霞為裙,明月為披肩。借指仙女或美女。
- 霞 xiá ㄒㄧㄚˊ1)日出或日落時天空云層因受日光斜射而呈現的光彩:朝(...
- 裙 qún ㄑㄩㄣˊ1)一種圍在腰以下的服裝:~子。~釵。筒~。連衣~。百...
- 月帔 仙子的衣飾。 ? 唐 孟郊 《同李益崔放...
- 月帔 仙子的衣飾。 ? 唐 孟郊 《同李益崔放送王煉師還樓觀兼為群公先營山居》詩: “霞冠遺彩翠, 月帔上空虛。” ? 唐 寒山 《詩》之二四六: “昨到 云霞觀 , 忽見仙尊士。 星冠月帔橫, 盡云居山水。” ? 前蜀 韋莊 《天仙子》詞: “金似衣裳玉似身, 眼如秋水鬢如云。 霞裙月帔一群群。” ? 華鍾彥 注: “霞裙月帔, 仙子所飾。”
- 九霞裙 亦稱“九霞裾”。 形容華麗的裙裾。 ? 唐 曹唐 《小游仙詩》之二七: “西漢夫人 下太 虛, 九霞裙幅五云輿。” ? 宋 張孝祥 《水調歌頭?為總得居士壽》詞: “舉酒對明月, 高曳九霞裾。”
- 霞裾 1. 猶霞衣。 指仙人的衣裾。 ? 宋 蘇軾 《次韻韶倅李通直》之二: “待我丹成馭風去, 借君瓊佩與霞裾。” ? 《宋史?樂志十五》: “鳳簫鸞翣, 西指 昭陵 去, 舊賞蟠桃熟, 又見漲海枯, 應共靈真母, 曳霞裾。” 2. 借指隱逸出世之人。 ? 元 黃溍 《次韻答陳君兼采簡一二同志》之一: “唯應耕釣者, 縹緲識霞裾。”
- 霞袖 借指艷麗輕飄的舞衣。 ? 宋 錢惟濟 《夜宴》詩: “清宴夜何其, 南亭露欲晞。 蹁躚霞袖舞, 瀲滟羽觴飛。”
- 霞襟 1. 道士的衣服;隱士的衣服。 ? 唐 陸龜蒙 《寄茅山何威儀》詩之二: “身輕曳羽霞襟狹, 髻聳峨煙鹿幘高。” 2. 美艷的衣服。 ? 宋 柳永 《瑞鷓鴣》詞: “凝態掩霞襟, 動象板聲聲, 怨思難任。”
- 霞袂 艷麗輕柔的舞衣。 ? 唐 陳嘏 《霓裳羽衣曲賦》: “爾其絳節回互, 霞袂飄揚。 或眄盼以不動, 或輕盈而欲翔。”
- 霞襦 綢襖。 ? 明 何景明 《榮養堂歌》: “被霞襦兮簪瓊華, 母氏樂兮樂且遐。”
- 霞衾 以云霞為衾。 ? 宋 呂本中 《紫薇詩話》: “﹝ 張子厚 夢中詩﹞ 襄王 定是思前夢, 又抱霞衾上玉樓。”參見“ 巫山 ”。
- 霞觀 高聳的樓闕。 ? 唐 呂溫 《和李相公早朝于中書候傳點》: “宿霧開霞觀, 晨光泛露盤。”
- 霞表 云霞之外, 高空。 亦喻遠離塵俗之處。 ?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景明寺》: “太后始造七層浮圖一所, 去地百仞……金盤寶鐸, 煥爛霞表。” ? 唐 柳宗元 《湘口館瀟湘二水所會》詩: “高館軒霞表, 危樓臨山隈。” ? 明 顧璘 《國寶新編》: “﹝ 鄭善夫 ﹞雖才韻弗充, 而古色精言, 高映霞表, 飄飄然有逍遙遠舉之志。” ? 清 鄭燮 《瑞鶴仙?僧家》詞: “非矯, 也親貴胄, 也踏紅塵, 終歸霞表。”
- 霞觴 猶霞杯。 ? 唐 曹唐 《送劉尊師祗詔闕庭》詩之二: “霞觴共飲身雖在, 風馭難陪跡未閑。” ? 宋 晏幾道 《鷓鴣天》詞: “須教月戶纖纖玉, 細捧霞觴滟滟金。” ? 清 李漁 《風箏誤?習戰》: “喜孜孜歸來帳房, 笑吟吟自捧霞觴。”
- 霞衣 1. 以云霞為衣。 ? 南朝 梁 沈約 《和劉中書仙詩》之二: “殊庭不可及, 風熛多異色;霞衣不待縫, 云錦不須織。” ? 南朝 梁 江淹 《惜晚春應劉秘書》詩: “霞衣已具帶, 仙冠不持簪。”后用以指仙道所穿的衣服。 ? 唐 張籍 《送宮人入道》詩: “名初出宮籍, 身未稱霞衣。” ? 明 屠隆 《彩毫記?祖餞都門》: “念卑人已服霞衣, 我荊妻亦頂星冠。” ? 清 葉申薌 《本事詞》: “門啟, 有人引入堂宇, 見二仙子, 璚冠霞衣。” 2. 喻輕柔艷麗的衣服。 ? 唐 李嶠 《舞》詩: “霞衣席上轉, 花袖雪前明。” ? 宋 柳永 《荔枝香》詞: “金縷霞衣輕褪, 似覺春游倦。” ? 《詩刊》1977年第10期: “你是 北京 飛來的孔雀, 開屏起舞在歡騰的草原。 綠色的風, 拂你霞衣, 吉祥的云為你撐傘。” 3. 指云霧、煙霞。 云能遮, 霧能障, 故稱。 ? 唐中宗 《石淙》詩: “霞衣霞錦千般狀, 云峰云岫百重生。” ? 唐 孟郊 《送諫議十六叔至孝義渡后奉寄》詩: “曉渡明鏡中, 霞衣相飄颻。” ? 前蜀 牛希濟 《臨江仙》詞之二: “石壁霞衣猶半掛, 松風長似鳴琴。” 4. 指輕柔美麗的外表。 ? 南唐 陳陶 《竹》詩之五: “迸玉閑抽上釣磯, 翠苗番次脫霞衣。”此指筍籜。 ? 金 元好問 《梨花海棠》詩之二: “窈窕春風前, 霞衣欲輕舉。”此指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