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shuāng ㄕㄨㄤˉ
1)附著在地面或植物上面的微細冰粒,是接近地面的水蒸氣冷至攝氏零度以下凝結而成的:~降。~凍。~序(指深秋季節)。~秋。~期。~天。
2)像霜一樣的東西:柿~。西瓜~。
3)形容白色:~鬢。~刃。~鋒。
4)喻高潔:~操(高潔的節操)。~骨。~情。
·參考詞匯:
frost hoarfrost
- 霜(詞) [frost]大氣中的水汽直接凍結在地表或暴露在空中的物體表面上。這個詞也指冰點以下,足以對植物和莊稼產生影響的低溫。霜的結晶體有時稱作白霜,是水汽不經過中間液相而直接凍結形成的。當溫度高于凍結點時霜會融化為露。在農業上,霜也指植物細胞內水分的凍結,使細胞爆裂,作物受到破壞。
- 霛 líng ㄌㄧㄥˊ1)古同“靈”:“燕昭能延禮群神,百~響集。”
- 霜叢 經霜的草木。 ? 宋 晏幾道 《臨江仙》詞: “煙雨依前時候, 霜叢如舊芳菲。” ? 宋 蘇軾 《用過韻冬至與諸生飲酒》: “黃姜收土芋, 蒼耳斫霜叢。” ? 宋 黃庭堅 《種決明》詩: “霜叢風雨馀, 簸簸場功畢。”
- 霚 wù ㄨˋ1)古同“霧”。
- 霜絲 1. 潔白的絲線。 ? 南朝 梁 劉孝先 《冬曉》詩: “晨霞影翠帷, 思婦織霜絲。” 2. 指潔白的絲繩。 ? 唐 徐堅《棹歌行》: “霜絲青桂楫, 蘭枻紫霞舟。” 3. 絲弦。 ? 唐 李白 《九日登山》詩: “胡人叫玉笛, 越 女彈霜絲。” ? 王琦 注: “霜絲, 樂器上弦也。” 4. 喻指白發。 ? 清 厲鶚 《杏花下感春作》詩: “只消春雨 江 南意, 手把霜絲對晚風。”
- 霙 yīng ㄧㄥˉ1)雪花:“晚雨纖纖變玉~。”2)花瓣:“飛~弄晚,蕩千里暗香平遠。”
- 霜烏 寒鴉。 ? 唐 白居易 《自江陵之徐州路上寄兄弟》詩: “煙雁翻寒渚, 霜烏聚古城。”
- 霘 dòng ㄉㄨㄥˋ1)〔霟~〕見“霟”。
- 霜云 白云。 ? 隋 江總 《置酒高殿上》詩: “霜云動玉葉, 凍水疏金箭。” ? 宋 蘇舜欽 《靜勝堂夏日呈王尉》詩: “更想霜云外, 同君看翠微。”
- 霗 líng ㄌㄧㄥˊ1)古同“零”,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