邐是什么意思
- (邐)
lǐ ㄌㄧˇ
1)〔迤(yǐ)~〕見“迤1”。
- 邐倚 曲折連綿貌。 ? 《文選?張衡<西京賦>》: “既乃珍臺蹇產(chǎn)以極壯, 墱道邐倚以正東。” ? 薛綜 注: “邐倚, 一高一下, 一屈一直也。” ? 呂向 注: “邐倚, 長遠之貌。”
- 逥 huí ㄏㄨㄟˊ1)同“迴”。
- 邐連 連續(xù)不斷貌。 ? 唐 權德輿 《奉和禮部尚書酬楊著作竹亭歌》: “直城朱戶相邐連, 九逵丹轂聲闐闐。”
- 邐迤 lǐyǐ[(of mountains,sand dunes,etc.) sprawling out in all directions] 屈曲相連的樣子
- 連 lián ㄌㄧㄢˊ1)見“連”。
- 邐遞 曲折連綿貌。 ?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正始寺》: “其中重巖復嶺, 嵚崟相屬, 深蹊洞壑, 邐遞連接。”一本作“ 邐逶 ”。
- 逢龍 山名。 ? 《楚辭?劉向<九嘆?逢紛>》: “登 逢龍 而下隕兮, 違故都之漫漫。” ? 王逸 注: “ 逢龍 , 山名。 逢, 一作逄, 古本作蓬。” ? 洪興祖 補注: “逢, 符容切。 逄, 皮江切。”
- 邐逶 曲折連綿貌。 ? 唐 陳子昂 《與東方左史虬修竹篇書》: “思古人, 常恐邐逶頹靡, 風雅不作, 以耿耿也。”一本作“ 逶迤 ”。
- 逢顛 猶言交惡運。 ? 《敦煌變文集?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講經(jīng)文》: “我身無量, 生來早是沉迷, 今又遇政法心欲邪宗, 必逢顛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