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史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yìshǐ
[historical records beyond the history] 正史以外的歷史記載;散失的史事
- 逸 yì ㄧˋ1)跑,逃跑,逃~。奔~。2)散失:~散。~史。~事。~聞。...
- 史 shǐ ㄕˇ1)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亦指記述、研究這些的文字和...
- 逸名 1. 猶美名。 ? 唐 皮日休 《七愛詩?盧徵君鴻》: “萬世 唐 書中, 逸名不可比。” ? 前蜀 曹松 《吊李翰林》詩: “ 李白 雖然成異物, 逸名猶與萬方傳。” 2. 謂失傳的姓名。
- 逸句 1. 風格超逸的文句。 ? 三國 魏 卞蘭 《贊述太子表》: “竊見所作《典論》及諸賦頌, 逸句爛然, 沈思泉涌, 華藻云浮。” ? 宋 梅堯臣 《度支蘇才翁挽詞》詩之二: “高才飛健鶻, 逸句吐明珠。” 2. 散失的文句。 ? 清 吳振棫 《養吉齋馀錄》卷四: “ 晉 傅咸 《污卮賦》, 見 張溥 《百三家?傅中丞集》, 文不全, 《賦匯》外集附之逸句中。”
- 逸味 猶美味。 ? 《藝文類聚》卷八六引 晉 傅玄 《李賦》: “入口流濺, 逸味難原;見之則心悅, 含之則神安。”
- 逸口 過分失實之言。 ? 《書?盤庚上》: “相時憸民, 猶胥顧于箴言, 其發有逸口。” ? 孔 傳: “言憸利小民尚相顧于箴誨, 恐其發動有過口之患。” ? 蔡沈 集傳: “逸口, 過言也。”
- 逸品 1. 謂技藝或藝術品達到超眾脫俗的品第。 ? 《梁書?武帝紀下》: “六藝備閑, 棋登逸品。” ? 明 何良俊《四友齋叢說?畫一》: “世之評畫者, 立三品之目: 一曰神品, 二曰妙品, 三曰能品。 又有立逸品之目于神品之上者。” 2. 指散失的物品。 ? 郭沫若 《斷斷集?再談官票寶鈔》: “但 江 浙 兩省這些逸品, 似乎只是‘樣錢’(當時由地方擬鑄, 具呈中央的錢樣), 并沒有見諸實行。”
- 逸叟 遁世隱居的老人。 ? 元 盧摯 《朱履曲?訪立軒上人》曲: “恰數點空林雨后, 笑多情逸叟風流。” ? 清 顧祿 《桐橋倚棹錄?第宅》: “﹝ 王人鑒 ﹞不茹葷血, 面削形癯, 見者知為枯禪逸叟也。” ? 清 李調元 《樵夫笑士賦》: “反不如山林有王佐, 看 渭 濱逸叟之垂綸。”
- 逸發 謂神情超逸而容光煥發。 ? 南朝 宋 顏延之 《赭白馬賦》: “異體峰生, 殊相逸發。” ? 宋 曾鞏 《喜晴》詩: “光華逸發萬物上, 精氣敻與扶桑通。” ? 清 徐沁《明畫錄?趙左》: “神韻逸發, 為士林所珍。”
- 逸唱 超群出眾的吟唱。 ? 唐 孟郊 《喜與長文上人宿李秀才小山池亭》詩: “更聞清凈子, 逸唱頗難儔。” ? 清 王詒壽 《<歷朝詩錄>自序》: “ 襄陵 逸唱, 實媲盛于賡揚;晨露清詞, 乃先軌乎比興。” ? 清 費洪學 《登滕王閣》詩: “才人逸唱秋煙渺, 帝子遺墟夕照紅。”
- 逸友 方外之友, 志趣高雅的友人。 ? 清 張潮 《幽夢影》卷上: “重九須酌逸友。” ? 清 方履籛 《黃氏息圃記》: “逸友相過, 觴罍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