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死是什么意思
- cìsǐ
[(of a sovereign) order his subject to commit suicide] 帝王命令罪臣自殺
- 賜 (賜)cì ㄘˋ1)給,舊時指上級給下級或長輩給小輩:~予。~死。賞~...
- 死 sǐ ㄙˇ1)喪失生命,與“生”、“活”相對:~亡。~訊。~刑。~囚。...
- 賜氏 古時貴者有氏, 賤者無氏, 有功則君主賜氏以示尊寵。 ? 《左傳?昭公二十九年》: “有 陶唐氏 既衰, 其后有 劉累 , 學(xué)擾龍于 豢龍氏 , 以事 孔甲 , 能飲食之。 ? 夏后 嘉之, 賜氏曰 御龍 , 以更 豕韋 之后。”
- 賜板 謂以白板書官爵賜人, 無印綬, 僅得虛銜而已。 ? 《魏書?肅宗紀(jì)》: “丁酉, 諒京尹所統(tǒng), 百年以上賜大郡板, 九十以上賜小郡板。” ? 清 梁章鉅 《浪跡叢談?虛銜》: “國家引年之典, 有賞給虛銜者, 即古人所謂賜板也。”
- 賜沐 給予休假。 ? 明 汪道昆 《遠(yuǎn)山戲》: “自家京兆尹 張敞 是也。 早起趨朝, 正逢賜沐, 重以細(xì)君嬿婉, 兼之淑景舒遲, 退食自公。”
- 賜杖 1. 古代帝王對有功年老的大臣賜予手杖, 以為榮寵。 又對高年賜予王杖, 為養(yǎng)老之禮。 始行于 漢 , 后世不廢。 ? 清 查慎行 《山野老人遠(yuǎn)來祝萬壽者以千計(jì)目睹盛事紀(jì)之以詩》: “賜酺還賜杖, 好向后生夸。” ? 《清史稿?沈德潛傳》: “復(fù)詣京師祝皇太后七十萬壽, 進(jìn)《歷代圣母圖冊》, 入朝賜杖。” 2. 皇帝或尊長對臣下施以杖刑。 ? 元 虞集 《中書平章政事蔡國張公墓志銘》: “間車駕時巡, 既度 居庸 , 皇太后宮幄在 龍虎臺 , 猝遣使召公宮門下, 以中旨切責(zé)之, 賜杖, 公創(chuàng)甚, 輿歸京師。” ?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列朝一?伶官干政》: “伶人恣橫, 至操文學(xué)詞臣進(jìn)退之權(quán), 不待與 錢寧 通逆 濠 , 已當(dāng)寸磔矣, 乃僅賜杖遣戍兇終, 世謂尚未蔽辜云。” ?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馬僧》: “余醉與材官角斗, 將軍怒, 賜杖。”
- 賜沾 賜予恩澤。 ? 唐 杜甫 《野人送朱櫻》詩: “憶昨賜沾門下省, 退朝擎出 大明宮 。”
- 賜札 1. 國君給臣下書函。 ? 宋 洪適 《賀皇帝慶皇太后八十表》: “臣遠(yuǎn)守小邦, 側(cè)聞盛禮, 回鑾紀(jì)事, 微蹤常錄于汗青;賜札錫民, 異渥獲推于戴白。” ? 《宋史?岳飛傳》: “時 飛 方苦寒嗽, 力疾而行……帝得奏大喜, 賜札曰: ‘卿苦寒疾, 乃為朕行, 國爾忘身, 誰如卿者?’” 2. 對別人來信的敬詞。 ? 清 顧炎武 《覆陳靄公書》: “ 山史 西來, 得接賜札。”
- 賜灌 猶賜飲。 ? 《禮記?投壺》: “當(dāng)飲者皆跪奉觴曰賜灌。 勝者跪曰敬養(yǎng)。” ? 鄭玄 注: “灌, 猶飲也。 言賜灌者, 服而為尊敬辭也。”
- 賜無畏 唐 、 五代 間, 皇帝許大臣得以盡言, 無所畏憚。 稱“賜無畏”。 ? 唐 張固 《幽閑鼓吹?裴休》: “ 裴公休 在相位, 一日奏對。 ? 宣宗 曰: ‘今賜卿無畏, 有何貯畫言之。 ’” 宋 陸游 《老學(xué)庵筆記》卷六: “俗說 唐 、 五代 間事, 每及功臣, 多云‘賜無畏’, 其言甚鄙淺。 予兒時聞之, 每以為笑。 及觀 韓偓 《金鑾密記》云: ‘面處分, 自此賜無畏, 兼賜金三十兩。 ’又云: ‘已曾賜無畏, 卿宜凡事皆盡言。 ’直是鄙俚之言亦無畏。 以此觀之, 無畏者, 許之無所畏憚也。 然君臣之間, 乃許之無所畏憚, 是何義理?必起于 唐 末耳。”
- 賜火 《周禮?夏官?司爟》: “掌行火之政令, 四時變國火, 以救時疾。”謂春取榆柳之火, 夏取棗杏之火, 秋取柞楢之火, 冬取槐檀之火。 ? 唐 宋 唯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戚里。 ? 唐 韓愈 《寒食直歸遇雨》詩: “惟將新賜火, 向曙著朝衣。” ? 孫汝聽 注: “《周禮》季春出火, 即賜火也。” ? 顧嗣立 注: “《唐會要》: ‘清明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 順陽氣。 ’” 宋 宋敏求 《春明退朝錄》卷中: “ 唐 時惟清明取榆柳火以賜近臣、戚里, 本朝因之。” ? 元 仇遠(yuǎn) 《和韻胡希圣湖上》: “賜火恩榮皆舊夢, 禁煙風(fēng)景似初秋。”
- 賜族 猶賜氏。 ? 《春秋?隱公八年》“冬十有二月, 無駭 卒” 晉 杜預(yù) 注: “公不與小斂, 故不書日。 卒而后賜族, 故不書氏。” ? 《左傳?隱公八年》“ 無駭 卒” 楊伯峻 注: “族與姓氏之氏同義。 ? 毛奇齡 《經(jīng)問》云: ‘氏與族原無分別, 襄仲 以“仲”為氏, 以“東門”為族, 而《春秋》呼 襄仲 之子為 東門氏 , 則族亦稱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