賜予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cìyǔ
賞給:~爵位。也作賜與。
- 賜 (賜)cì ㄘˋ1)給,舊時指上級給下級或長輩給小輩:~予。~死。賞~...
- 予 yú ㄩˊ1)同“余”,我:~智自雄(自夸聰明,妄自夸大)。~取~求(...
- 賜休 請皇帝準予辭官退休。 ? 明 焦竑 《玉堂叢語?寵遇》: “ 張益 故廬被災, 手疏于朝, 稱‘老母守志, 孤臣違養, 弱弟相依, 以供朝夕。 而不戒于火, 以毀先人之遺, 以傷母氏之心, 皆臣不孝所致。 愿賜休終養。 ’” 清 厲鶚 《邵文莊公溫硯為西疇作》詩: “范以金從革, 湯沐合賜休。”
- 賜書 1. 稱人來信的敬辭。 ? 漢 司馬遷 《報任少卿書》: “曩者辱賜書, 教以順于接物, 推賢進士為務。” ? 宋 王安石 《答馬太傅啟》之二: “未皇修好, 先辱賜書。” ? 魯迅 《華蓋集?忽然想到(九)》: “記得一年或兩年之前, 蒙你賜書, 指摘我在《阿Q正傳》中寫捉拿一個無聊的 阿Q 而用機關槍, 是太遠于事理。” 2. 指皇帝給臣下寫信。 ? 宋 王安石 《贈司空兼侍中文元賈魏公神道碑》: “命以故官, 不起。 賜書寵慰, 從之。” ? 《明史?常遇春傳》: “ 天瑞 力盡乃降, 遇春 果不殺。 ? 太祖 大喜, 賜書褒勉。” 3. 君王賜給的書籍。 ? 《漢書?敘傳上》: “ 彪 字 叔皮 , 幼與從兄 嗣 共游學, 家有賜書, 內足于財。” ? 北周 庾信 《小園賦》: “門有通德, 家承賜書。” ? 唐 柳宗元 《寄許京兆孟容書》: “家有賜書三千卷, 尚在 善和里 舊宅, 宅今已三易主, 書存亡未可知。”
- 賜假 經皇帝批準而給與假期。 ? 《晉書?王國寶傳》: “及弟 忱 卒, 國寶 自表求解職迎母, 并奔 忱 喪, 詔特賜假。” ? 《南史?顏竣傳》: “以父 延之 致仕, 固求解職, 賜假未發, 而 文帝 崩問至。” ? 明 湯顯祖 《牡丹亭?鬧宴》: “我的夫人呵, 昨已單本題請他的身后恩典, 兼求賜假西歸。 未知旨意何如?”
- 賜乞 賜與。 ? 《南齊書?武帝紀》: “諸小小賜乞, 及閤內處分, 亦有別牒。” ? 《明史?食貨志一》: “諸王、公主、勛戚、大臣、內監、寺觀賜乞莊田, 百官職田, 邊臣養廉田, 軍、民、商屯田, 通謂之官田。”
- 賜光 cìguāng[(used to extend an invitation) request the pleasure of your presense] 賞光
- 賜樂 謂以鐘磬一類樂器賜予臣下。 ? 《禮記?王制》: “天子賜諸侯樂, 則以柷將之;賜伯子男樂, 則以鼗將之。” ? 漢 班固 《白虎通?考黜》: “能使民和樂, 故賜之樂, 以事其先也。 禮曰: ‘夫賜樂者, 不得以時王之樂, 事其宗廟也。 ’”
- 賜冊 君王賜予臣下的冊書。 ? 北周 庾信 《周車騎大將軍賀婁公神道碑》: “游魂通夢, 言返舊塋, 紫泥賜冊, 黃腸贈行。” ? 明 徐師曾《文體明辨序說?冊》: “十曰賜冊, 報賜臣下用之。”
- 賜臨 稱人來到的敬辭。 ? 宋 王安石 《與參政王禹玉書》之二: “繼蒙賜臨, 傳喻圣訓。”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大力將軍》: “十年之別, 頗復憶念。 煩致先生一賜臨也。”
- 賜冰 謂盛暑時天子以冰賜臣。 ? 《周禮?天官?凌人》“夏, 頒冰掌事” 唐 賈公彥 疏: “夏頒冰者, 據頒賜群臣。 言掌事者, 謂主此賜冰多少, 合得不合得之事。” ? 宋 劉攽 《末伏》詩: “每歲 長安 猶暑熱, 內官相屬賜冰回。” ? 明 李開先《苦熱》詩: “官微罷復久, 賜冰胡可得?”
- 賜與 賞賜;賜給。 ? 《韓非子?外儲說右下》: “ 司城子罕 謂 宋君 曰: ‘慶賞賜與, 民之所喜也, 君自行之。 殺戮誅罰, 民之所惡也, 臣請當之。 ’” 宋 陸游 《鵲橋仙》詞: “ 鏡湖 元自屬閑人, 又何必君恩賜與?” 朱自清 《向往光明的歌聲》: “很明確, 在年青詩人心中, 光明絕不會從天上掉下來的, 也不能祈求別人賜與, 一切都要靠自己雙手去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