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述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yìshù
[render freely] 指不嚴格按照原文翻譯,而對原文的內容加以敘述
- 譯 (譯)yì ㄧˋ1)把一種語言文字依照原義改變成另一種語言文字:~本。...
- 述 shù ㄕㄨˋ1)講話,陳說,敘~。~評。描~。論~。綜~。~職。~而...
- 譯通 通好, 交往。 ? 《隋書?東夷傳?倭國》: “ 倭國 , 在 百濟 、 新羅 東南, 水陸三千里, 于大海之中依山島而居。 ? 魏 時, 譯通中國。”
- 譯載 翻譯并刊載。 ? 魯迅 《三閑集?在鐘樓上》: “他那一篇《無家可歸的藝術家》譯載在一種期刊上時, 曾經使我發生過暫時的思索。”
- 譯道 見“ 譯導 ”。
- 譯費 支付給譯者的錢。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三十回: “成了一部書之后, 單是這筆譯費就了不得。”
- 譯釋 翻譯并解釋。 ? 《文物》1986年第4期: “前人在譯釋文字、考證史實方面, 取得的重大成果, 是老、中兩代學者心血的結晶。”
- 譯貝 翻譯的佛經。 ? 宋 洪適 《代為母還水陸疏》: “伏望一切虛空, 四維上下瞻十地坐蓮之相;三乘皆具, 大乘聞 五天 譯貝之文。”
- 譯長 古代主持傳譯與奉使的職官。 ? 《漢書?西域傳上?鄯善國》: “輔國侯、卻胡侯……各一人, 譯長二人。” ? 《新唐書?裴矩傳》: “譯長縱蠻夷與民貿易, 在所令邀飲食, 相娛樂。”
- 譯象 《禮記?王制二》: “五方之民, 言語不通, 嗜欲不同, 達其志, 通其欲, 東方曰寄, 南方曰象, 西方曰狄鞮, 北方曰譯。”后因以“譯象”指翻譯人員。 ? 王闓運 《<八代文粹>序》: “ 越雋 至 夔 巫 百舍, 而同于 蜀 語; 宜章 隔 樂昌 一領, 而動資譯象。 文之判代, 亦猶是矣。”參見“ 象胥 ”。
- 譯問 翻譯和詢問。 ? 明 徐渭《上督府公生日詩》: “ 黑齒 呈歌須譯問, 文身獻舞傲專場。”
- 譯譜 yìpǔ[realize] 根據數字,低音寫出或在鍵盤樂器上視奏出它的帶有復雜裝飾或不帶復雜裝飾的全部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