誆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誆)
kuāng ㄎㄨㄤˉ
1)欺騙:你不要~我。~騙。
- 誆人 哄騙人。 ? 沈從文 《阿麗思中國游記》第一卷第一章: “因為她相信爸爸不扯謊, 爸爸在另一時固曾說過上帝也從不誆人。”
- 詒騙 誑騙。 ? 《醒世恒言?小水灣天狐詒書》: “ 王臣 乃將 樊川 打狐得書, 客店變人詒騙;和夜間打門之事說出。”
- 誆嚇 欺騙恐嚇。
- 詒風 謂使風教留傳下去。 ? 《宋書?前廢帝紀》: “仰遵凝緒, 日鑒前圖, 實可以拱默守成, 詒風長世。”
- 誆哄 kuānghǒng[deceive;hoax] 哄騙;誆騙
- 詒音 寄傳音信。 ? 《詩?鄭風?子矜》“縱我不往, 子寧不嗣音” 唐 陸德明 釋文: “《韓詩》作‘詒’。 詒, 寄也, 曾不寄問也。”
- 誆嘴 謂騙吃騙喝。 ? 《三俠五義》第三三回: “縱然他就是誆嘴, 也無非多花幾兩銀子, 有甚要緊?”
- 詒謀 猶詒燕。 ? 唐 李德裕 《<黠戛斯朝貢圖傳>序》: “臣伏思 太宗 往日之懼, 致我 唐 百代之隆, 則圣祖詒謀, 可謂深矣。” ? 元 袁桷 《冊皇太子賀皇太后表》: “承天正位, 詒謀啟于重闈;諏日揚廷, 渙號昭于寶冊。” ? 梁啟超 《變法通議?論不變法之害》: “ 世祖 入關, 始嚴天澤之分, 裁抑諸王驕蹇之習, 遂壹寰宇, 詒謀至今矣。”
- 誆惑 欺騙迷惑。 ?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三: “一個中學畢業生在當時是等于一名舉人, 有這樣一張文憑, 可以拿回家去貼報條, 誆惑鄉民, 增長新地主的候補資格。”
- 詒誤 貽誤。 錯誤遺留下去, 使受到壞的影響。 ? 清 毛甡 《<賴古堂文集>序》: “且余遘閔有年矣, 其更相詒誤, 族黨之馀, 漸暨友朋, 心非不念之而難言也。” ? 清 魏源 《圣武記》卷十一: “沿習不察, 積非成是, 始于士大夫不討掌故, 道聽涂說, 其究至詒誤于家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