褲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褲)
kù ㄎㄨˋ
1)穿在腰部以下的衣服,有“褲腰”、“褲襠”和兩條“褲腿”:~子。棉~。短~。燈籠~。
·參考詞匯:
pants trouser
- 褲兜 kùdōu(~兒)褲子上的口袋。
- 襝衽 襝衽拼音:liǎn rèn 注音:ㄌㄧㄢˇ ㄖㄣˋ 詞語解釋◎ 襝衽 liǎnrèn[anciently a lady's greeting by holding lower corners of a jacket] 古時女子所行的禮,拉起衣服下擺的角
- 褲具 腰帶上的飾具。 ? 宋 李上交 《近事會元》卷一: “腰帶乃是九環十三環帶也。 言環, 即今之帶上金玉等名具也。 俗曰褲具。”
- 襝 (襝)liǎn ㄌㄧㄢˇ1)〔~衽〕舊時指婦女所行的禮。
- 褲包腦 方言。 見不得世面的人。 ?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上十二: “看你這個褲包腦, 你去試試, 說不過, 就找幫手。”
- 褳 (褳)lián ㄌㄧㄢˊ1)〔褡~〕見“褡”。褡褳
- 褲口 1. 褲管的邊緣。 ? 沈從文 《中國古代服飾研究?晉六朝男女俑》: “頭上近似孝巾部分, 當時名‘帕頭’, 是和絡帶、褲口同時流行, 用毛織物作成的。” 2. 褲管。 ? 宋 張端義 《貴耳錄》卷下: “御前有 燕 雜劇伶人妝一賣故衣者, 持褲一腰, 只有一只褲口。”
- 裡 lǐ ㄌㄧˇ1)同“里”④⑤。
- 褲頭 kùtóu〈方〉(~兒)褲衩:游泳~。
- 裠 qún ㄑㄩㄣˊ1)古同“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