褦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nài ㄋㄞˋ
1)〔~襶(dài)〕a.不懂事。b.一種遮太陽的斗笠。
- 褦襶 nàidài[thoughtless] 衣服粗重寬大,既不合身,也不合時。比喻不曉事;無能今世褦襶子,觸熱到人家。――程曉《嘲熱客》褦襶子
- 褥草 1. 一種主要的墊料。 2. 墊料的別名。
- 褦襶子 1. 指不曉事的人。 ? 《古文苑?程曉<嘲熱客詩>》: “只今褦襶子, 觸熱到人家?!? ? 章樵 注: “音耐戴, 言不爽豁也。 ? 《類說》、《集韻》: ‘褦襶, 不曉事之名。 ’” 宋 王安石 《用前韻戲贈葉致遠直講》: “反嗤褦襶子, 但守一經籍?!? ? 金 史肅 《放言》詩之二: “壯歲羞為褦襶子, 如今卻羨囁嚅翁。” ? 清 《快說續記》: “二三知己在座, 忽聞褦襶子至, 俱顰蹙無奈。” 2. 指夏天遮日的涼笠。 ?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服器?敗天公》: “近代又以牛馬尾、棕毛、皂羅漆制以蔽日者, 亦名笠子, 乃古所謂褦襶子者也?!?
- 褥瘡 rùchuāng由于局部組織長期受壓迫,血液循環發生障礙而引起的皮膚和肌肉等組織的壞死和潰爛。長期臥床不能自己移動的病人,骶部和髖部都容易發生褥瘡。
- 褦襶觸熱 褦襶觸熱 基本解釋:?規:粗重膽肥大的衣服。大熱天穿著粗重肥大的衣服。比喻不曉事理,不知進退。
- 褥特鼠 鼠名。 ? 《新唐書?西域傳上?罽賓》: “﹝ 貞觀 ﹞十六年, 獻褥特鼠, 喙尖尾赤, 能食蛇, 螫者嗅且尿, 瘡即愈。”
- 褧 jiǒng ㄐㄩㄥˇ1)古代用細麻布做的套在外面的罩衣:“朱冠錦~聊日整,漠漠雹中如衣~。”2)罩上(褧衣):“衣錦~衣?!?)姓。衣錦褧衣
- 褥子 rù zi睡覺時墊在身體下面的東西,用棉花做成,也有用獸皮等制成的。
- 褧衣 用枲麻類植物纖維織布制成的單罩衣。 古代女子出嫁時在途中所穿, 以蔽塵土。 ? 《詩?衛風?碩人》: “碩人其頎, 衣錦褧衣?!? ? 毛 傳: “夫人德盛而尊, 嫁則錦衣加褧襜?!? ? 鄭玄 箋: “國君夫人翟衣而嫁。 今衣錦者, 在涂之所服也?!? ? 南朝 梁 江淹 《麗色賦》: “春蠶度網, 綺地應紡;秋梭鳴機, 織為褧衣?!?
- 褥套 rùtào①出門時裝被褥等的布套,反面中間開口,兩頭各有一個兜兒,步行時搭在肩上,騎牲口時搭在牲口背上。②做褥子用的棉花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