褡褳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dā lián
①(~兒)長方形的口袋,中央開口,兩端各成一個袋子,裝錢物用,一般分大小兩種,大的可以搭在肩上,小的可以掛在腰帶上。
②摔跤運動員所穿的一種用多層布制成的上衣。
- 褡 dā ㄉㄚˉ1)〔~褳〕a.一種中間開口而兩端裝東西的口袋,大的可以搭...
- 褳 (褳)lián ㄌㄧㄢˊ1)〔褡~〕見“褡”。褡褳
- 褡連 見“ 褡褳 ”。
- 褡襠 即搭檔。 協作的人。 ? 碧野 《山間豎琴彈奏》二: “這個天真熱情的年輕姑娘的父親還是 林成德 的老褡襠哩。”
- 褡連布 斜紋布。 ? 清 郝懿行 《證俗文》卷二: “榻布, 《漢書》作荅布, 蓋即今褡連布, 師古 注以為粗厚之布是也。”徐珂《清稗類鈔?服飾?成親王之袍褂》: “所御袍褂極舊, 然熨貼整削, 皆以斜紋布制之, 俗謂之褡連布, 為京師特產。”
- 褡膊 一種長方形的布袋, 中間開口, 兩端可盛錢物, 系在衣外作腰巾, 亦可肩負或手提。 ? 元 康進之 《李逵負荊》第一摺: “你這老人家, 這衣服怎么破了?把我這紅絹褡膊與你補這破處。” ? 孔厥 袁靜 《新兒女英雄傳》第一回: “第二天下午, 自衛隊每人腰里掖滿了手榴彈, 有的用皮帶勒著, 有的用褡膊纏著。”
- 褢 huái ㄏㄨㄞˊ1)衣袖。2)古同“懷”:“~誠秉忠。”
- 褡聯 見“ 褡褳 ”。
- 褣 róng ㄖㄨㄥˊ1)〔褈(chōng)~〕見“褈2”
- 褡護 元 、 明 時的一種外衣。
- 褤 yuán ㄩㄢˊ1)古同“褑”。
- 褡子 即褡膊。 ? 《中國民間故事選?夜鬧山城鎮》: “ 老張 將字條塞進褡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