虱處裈中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shī chǔ kūn zhōng
【解釋】裈:褲子。虱子躲在褲縫里。比喻世俗生活的拘窘局促。
【出處】晉·阮籍《大人先生傳》:“汝獨不見夫虱之處于裈之中乎!逃于深縫,匿乎壞絮,自以為吉宅。”
【拼音碼】sckz
- 虱處裈 亦作“虱處褌”。 語出《晉書?阮籍傳》: “上欲圖三公, ...
- 中 zhōng ㄓㄨㄥˉ1)和四方、上下或兩端距離同等的地位:~心。當(d...
- 群虱處裈中 喻俗人茍安于世。 ? 《晉書?阮籍傳》: “獨不見群虱之處褌中, 逃乎深縫, 匿乎壞絮, 自以為吉宅也。”
- 虱處裈 亦作“虱處褌”。 語出《晉書?阮籍傳》: “上欲圖三公, 下不失九州牧。 獨不見群虱之處褌中, 逃乎深縫, 匿乎壞絮, 自以為吉宅也。 行不敢離縫際, 動不敢出褌襠, 自以為得繩墨也。 然炎丘火流, 焦邑滅都, 群虱處于褌中而不能出也。 君子之處域內, 何異夫虱之處褌中乎!”后因以“虱處褌”比喻身處濁世, 局促難安。 ? 汪洪度 《黃山領要錄?云谷禪院》引 清 櫱庵 《黃山紀恨》: “夫人生如虱處褌, 都無善狀, 祇有此快暢驚人, 一手掌地, 稍致身其上, 亦足以抉磨眼眚, 浣劫襟塵。” ? 陳三立 《高麗宗亮過訪求詩因贈》: “嗟我亦如虱處褌, 何當鵠舉方圓分。”
- 虱多不癢 shī duō bù yǎng 【解釋】債欠多了反而不憂愁。比喻困難成堆,認為反正一時解除不了,也就不去愁它了。【拼音碼】sdby
- 虱子 shī zi昆蟲,灰白色、淺黃色或灰黑色,有短毛,頭小,沒有翅膀,腹部大,卵白色,橢圓形。常寄生在人和豬、牛等身體上,吸食血液,能傳染斑疹傷寒和回歸熱等疾病。
- 虱處頭而黑 虱處頭而黑 基本解釋:處:停留。虱子本來是白色,躲在人頭發里就變成黑色。比喻隨著環境而變化。
- 虱官 指蠹國害民的人或事。 ? 《商君書?去強》: “農、商、官三者, 國之常官也;三官者生虱官者六: 曰歲, 曰食, 曰美, 曰好, 曰志, 曰行。”又: “國無禮樂虱官必強……虱官生必削。”一說, 官為“害”之形誤。 ? 高亨 注: “虱官義不可通, 當作虱害, 害、官因字形似而誤。 虱者害人之蟲, 故謂之虱害。” ? 唐 杜牧 《書處州韓吏部孔子廟碑陰》: “彼 商鞅 者, 能耕能戰, 能行其法, 基 秦 為強, 曰: ‘彼仁義虱官也, 可以置之。 ’”
- 虱(詞) [louse]無脊椎動物虱目無翅寄生性小昆蟲,約3,300多種,主要由咬虱或嚼虱(寄生于鳥類及各種哺乳動物身上),以及吸虱組成。虱的身體扁平,卵黏附于宿主的毛發或羽毛上,稱為蟣子,大多終生生活在宿主動物身上。嚴重的浸染使動物感到瘙癢難忍,有時還引起二度感染。從一個宿主個體轉移到另一個體時會傳播多種疾病,包括狗的絳蟲病和鼠的鼠傷寒。參閱人虱(louse, human)。
- 虱建草 亦作“虱建草”。 能除蟣虱的一種草。 ?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蟲篇》: “有草生山足濕處, 葉如百合, 對葉獨莖, 莖微赤, 高一二尺, 名虱建草, 能去蟣虱。”
- 虱 shī ㄕˉ1)寄生在人、畜身上的一種小蟲,吸食血液,能傳染疾病:~子。頭~。視~如輪(表示大與小的相對性,或洞察精微的意思)。精貫~心(贊美某人技藝的高超)。2)喻寄生作惡的人或有害的事物:~官(害國害民的官吏)。·參考詞匯:cootie louse虱處裈中 捫虱而談 虱多不癢 虱脛蟣肝 穿楊貫虱 羽虱 口中蚤虱 虱子 頭虱 壁虱
- 虱心 亦作“虱心”。 虱子的心臟。 語出《列子?湯問》: “ 昌 以氂懸虱于牖, 南面而望之, 旬日之間, 浸大也, 三年之后, 如車輪焉。 以睹馀物, 皆丘山也。 乃以燕角之弧、朔蓬之簳射之, 貫虱之心, 而懸不絕。” ? 張湛 注: “以強弓勁矢射虱之心, 言其用手之妙也。”后以“虱心”喻極小的箭靶中心。 ? 宋 劉克莊 《觀射》詩: “各自分牛臠, 何曾貫虱心。”
- 虰蛵 即蜻蜓。 ? 《爾雅?釋蟲》: “虰蛵, 負勞。” ? 郭璞 注: “或曰即蜻蛉也。” ?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蟲二?蜻蛉》: “蜻虰, 蜻蝏, 虰蛵。” ? 清 史震林 《西青散記》卷一: “其惻隱所發, 至于病烏斗蟻, 渴螺斷蚓, 折股蛨蛨, 毀翅虰蛵, 皆驚視惋悵, 拯救安措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