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茨土階是什么意思
- máo cì tǔ jiē
【解釋】茅草蓋的屋頂,泥土砌的臺階。形容房屋簡陋,或生活儉樸。
【出處】漢·張衡《東京賦》:“慕唐虞之茅茨。思夏后之卑室。”《后漢書·班固傳》:“扶風(fēng)掾李育經(jīng)明行著,教授百人,客居杜陵,茅室土階。”
【示例】昔堯舜在位,~,禹居卑宮,不以為陃。(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三回)
【拼音碼】mctj
【用法】聯(lián)合式;作賓語、定語;
- 茅茨 亦作“茆茨”。 1. 茅草蓋的...
- 土階 土臺階。 指居室簡陋。 ? 《子華子?晏子問...
- 土階茅茨 見“土階茅屋”。
- 土階 土臺階。 指居室簡陋。 ? 《子華子?晏子問黨》: “ 嬰 聞之, 堯 不以土階為陋, 而 有虞氏 怵戒于涂髹, 其尚儉之謂歟?” 漢 邊讓 《章華賦》: “思 夏禹 之卑宮, 慕 有虞 之土階。” ? 唐 皇甫曾 《春和杜相公移入長興宅奉呈諸宰執(zhí)》詩: “ 秦 官鼎食貴, 堯 世土階卑。” ? 宋 陸游 《題齋壁》詩: “門前枯葉滿荒街, 堂下殘蕪擁土階。”
- 茅茨 亦作“茆茨”。 1. 茅草蓋的屋頂。 亦指茅屋。 ? 《墨子?三辯》: “昔者 堯 舜 有茅茨者, 且以為禮, 且以為樂。” ? 《韓非子?五蠹》: “ 堯 之王天下也, 茅茨不翦, 采椽不斫。” ? 唐 錢起 《早渡伊川見舊鄰作》詩: “村落通白云, 茆茨隱紅葉。” ? 清 侯方域 《明東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銘》: “公歸而無居, 乃居余之北村, 茆茨數(shù)椽, 意泊如也。”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 “乃于園中筑茅茨, 擇美婢往侍。” 2. 指簡陋的居室。 引申為平民里巷。 ? 晉 袁宏 《后漢紀(jì)?桓帝紀(jì)下》: “不慕榮宦, 身安茅茨。” ? 宋 蘇軾 《內(nèi)中御侍以下賀太皇太后年節(jié)詞語》: “求賢審官, 拔士茆茨之下。” ? 清 陳田 《明詩紀(jì)事戊簽?華察》引 陳臥子 曰: “ 子潛 清儉, 似茅茨下人。” 3. 用以謙稱自己的家。 ? 唐 清晝 湯衡 《懷李司直縱聯(lián)句》: “幽獨(dú)何以慰, 友人顧茅茨。” ? 宋 王安石 《寄闕下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詩: “但愿一門皆貴仕, 時將車馬過茆茨。”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三仙》: “未修地主之儀, 忽叨盛饌, 于理不當(dāng)。 茅茨不遠(yuǎn), 可便下榻。”
- 土階茅屋 tǔ jiē máo wū 【解釋】泥土的臺階,茅草的房屋。比喻住房簡陋。【出處】《周書·武帝紀(jì)下》:“上棟下宇,土階茅屋。”【拼音碼】tjmw【用法】聯(lián)合式;作賓語、定語;比喻住房簡陋
- 茅茨不剪 máocí-bùjiǎn[grass roof is not cut in order] 用茅草覆蓋屋頂,而且沒有修剪整齊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采椽不斫。――《韓非子·五蠹》
- 茅茨不翦 謂崇尚儉樸,不事修飾。
- 茅茹 茅根相牽連貌。 喻同類事物之相互牽引。 ? 《易?泰》: “拔茅茹, 以其匯, 征吉。” ? 王弼 注: “茅之為物, 拔其根而相牽引者也。 茹, 相牽引之貌也。” ? 宋 梅堯臣 《次韻和韓子華內(nèi)翰于王右丞家移紅薇子種學(xué)士院》: “此地結(jié)根千萬歲, 聯(lián)華榮莫比茅茹。” ? 元 揭傒斯 《得程翰林揚(yáng)州消息》詩: “自顧匪茅茹, 委跡任空墻。”
-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基本解釋:茅茨:用茅草覆蓋的屋;翦:修飾;采椽:用櫟木或柞木做椽子;斫:砍削。形容住房質(zhì)樸簡陋。
- 茅草 máocǎo白茅一類的植物。
- 茅菅 亦作“茆菅”。 茅、菅二草, 形相似, 多并用以指野生雜草。 亦喻微細(xì)。 ? 宋 蘇軾 《送張?zhí)煊X得山字》詩: “馀光入巖石, 神草出茅菅。” ? 宋 蘇軾 《送程七表弟知泗州》詩: “但使可此人, 馀事真茆菅。” ? 金 元好問 《五松平》詩: “湍流落澗壑, 細(xì)路深茅菅。” ? 元 戴表元 《秋蟲嘆》詩: “凄然雜憂患, 霜風(fēng)埽茅菅。”
- 茅菴 亦作“茆菴”。 見“ 茅庵 ”。
- 茅菹 亦作“茆菹”。 初生之茅。 ? 《周禮?天官?醢人》: “朝事之豆, 其實(shí)韭菹……菁菹、鹿臡、茆菹、麇臡。” ? 鄭玄 注: “茅菹, 茅初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