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舍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máoshè
〈書〉茅屋:竹籬~。
- 茅 máo ㄇㄠˊ1)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開花,后生葉,花穗上密生白毛。...
- 舍 shè ㄕㄜˋ1)居住的房子:宿~。旅~。校~。2)居住,休息:~于山...
- 竹籬茅舍 常指鄉村中因陋就簡的屋舍。
- 茅苫 亦作“茆苫”。 1. 謂用茅草覆蓋。 亦指茅舍、草屋。 ? 唐 元稹 《茅舍》詩: “茅苫竹梁棟, 茅疏竹仍罅。” ? 宋 蘇軾 《吳中田婦嘆》: “茆苫一月壟上宿, 天晴獲稻隨車歸。” ? 清 王夫之 《夕堂永日緒論外編》三九: “‘靈能回樸’。 村塢間茅苫土壁, 塑一 關壯繆 , 袞冕執圭, 席地而坐, 望其靈之如響, 為嗤笑而已!” 2. 古禮居喪者的草墊。 ? 宋 梅堯臣 《李康靖少傅夫人挽詞》之二: “九原開附穴, 故土覆新丘。 歲晏寒松下, 茅苫孝子留。”
- 茅膏菜 [sundew]茅膏菜科4個屬,值得注意的是茅膏菜屬,約100種顯花食肉植物的統稱。一年生或多年生,以能捕捉昆蟲而著名。廣布于熱帶及溫帶地區。葉通常基生叢生。上下葉面均復有一層粘性的頂端具腺體的毛以及能網羅昆蟲的敏感觸手。觸毛分泌的酶將捕獲的昆蟲消化后,葉又張開再布羅網。最著名的種類之一是捕蠅草。參閱瓶子草類(pitcher plant)。
- 茅縮 用茅草濾酒。 也指古代祭祀的一種儀式。 語本《左傳?僖公四年》: “爾貢包茅不入, 王祭不共, 無以縮酒, 寡人是徵。”古代祭祀時將酒自茅束上澆下, 糟留茅中, 酒汁自茅束滲透下流, 像神飲之。 ? 唐 于邵 《釋奠武成王樂章?亞獻終獻》: “茅縮可致, 神歆載融。” ? 宋 蘇軾 《江漲用過韻》: “江流儻席卷, 社酒期茅縮。”
- 茅茨 亦作“茆茨”。 1. 茅草蓋的屋頂。 亦指茅屋。 ? 《墨子?三辯》: “昔者 堯 舜 有茅茨者, 且以為禮, 且以為樂。” ? 《韓非子?五蠹》: “ 堯 之王天下也, 茅茨不翦, 采椽不斫。” ? 唐 錢起 《早渡伊川見舊鄰作》詩: “村落通白云, 茆茨隱紅葉。” ? 清 侯方域 《明東平州太守常公墓志銘》: “公歸而無居, 乃居余之北村, 茆茨數椽, 意泊如也。”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黃英》: “乃于園中筑茅茨, 擇美婢往侍。” 2. 指簡陋的居室。 引申為平民里巷。 ? 晉 袁宏 《后漢紀?桓帝紀下》: “不慕榮宦, 身安茅茨。” ? 宋 蘇軾 《內中御侍以下賀太皇太后年節詞語》: “求賢審官, 拔士茆茨之下。” ? 清 陳田 《明詩紀事戊簽?華察》引 陳臥子 曰: “ 子潛 清儉, 似茅茨下人。” 3. 用以謙稱自己的家。 ? 唐 清晝 湯衡 《懷李司直縱聯句》: “幽獨何以慰, 友人顧茅茨。” ? 宋 王安石 《寄闕下諸父兄兼示平甫兄弟》詩: “但愿一門皆貴仕, 時將車馬過茆茨。” ?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三仙》: “未修地主之儀, 忽叨盛饌, 于理不當。 茅茨不遠, 可便下榻。”
- 茅绹 茅草搓的繩索。 語出《詩?豳風?七月》: “晝爾于茅, 宵爾索綯。” ? 鄭玄 箋: “女當晝日往取茅歸, 夜作絞索以待時用。” ? 晉 葛洪 《神仙傳?壺公》: “頭上有一方石, 廣數丈, 以茅綯懸之。”
- 茅茨不剪 máocí-bùjiǎn[grass roof is not cut in order] 用茅草覆蓋屋頂,而且沒有修剪整齊堯之王天下也,茅茨不剪,采椽不斫。――《韓非子·五蠹》
- 茅竹 毛竹的別稱。 竹的一種, 高可達二三丈, 莖壁厚, 性堅韌, 是優良的建筑材料, 還可制造器物。 ? 《宋史?外國傳四?交址》: “城中無居民, 止有茅竹屋數十百區, 以為軍營。” ? 宋 陸游 《數日秋氣已深清坐無酒戲題長句》: “漸近重陽天氣嘉, 數椽茅竹淡生涯。” ? 許杰 《慘霧》: “一株嫩茅竹, 那里可以擋風呢?”
- 茅茨不翦 謂崇尚儉樸,不事修飾。
- 茅社 亦作“茆社”。 古天子分封諸侯, 授之茅土使歸國立社, 稱作茅社。 ? 《書?禹貢》“厥貢惟土五色” 孔 傳: “王者封五色土為社。 建諸侯, 則各割其方色土與之使立社, 燾以黃土, 苴以白茅, 茅取其潔, 黃取王者覆四方。” ? 《晉書?汝南王亮等傳序》: “功臣無立錐之地, 子弟君不使之人。 徒分茅社, 實傳虛爵。” ? 宋 蘇軾 《皇叔皇兄追封制》: “沒享茆社, 所以寵綏其子孫。”參見“ 茅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