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棚是什么意思
- 茅 máo ㄇㄠˊ1)多年生草本植物,春季先開花,后生葉,花穗上密生白毛。...
- 棚 péng ㄆㄥˊ1)用竹木搭成架子,上面覆蓋席、布等做成的遮蔽風(fēng)雨日光...
- 茅椒 用茅草做頂、椒泥涂壁的房屋。 ? 《新唐書?隱逸傳?武攸緒》: “盤桓 龍門 、 少室 間, 冬蔽茅椒, 夏居石室?!? ? 《資治通鑒?唐則天后萬歲通天元年》: “ 攸緒 遂優(yōu)游巖壑, 冬居茅椒, 夏居石室, 如一山林之士。”
- 茅棟 亦作“茆棟”。 茅屋。 ? 南朝 梁 沈約 《宿東園》詩: “茅棟嘯愁鴟, 平岡走寒兔?!? ? 唐 杜甫 《王十五司馬弟出郭相訪遺營草堂資》詩: “憂我營茅棟, 攜錢過野橋。” ? 宋 孫覿 《春事》詩: “茆棟依林出, 松扉傍水斜。” ? 宋 劉克莊 《賀新郎?蒙恩主崇禧再用前韻》詞: “服蘭佩, 結(jié)茅棟?!?
- 茅椽 草蓋的屋頂。 謂簡陋的居室。 ? 《紅樓夢》第一回: “所以蓬牖茅椽, 繩床瓦灶, 并不足以妨我襟懷。”
- 茅柴酒 村釀薄酒。 亦省作“ 茅柴 ”。 ? 宋 蘇軾 《岐亭》詩之四: “幾思壓茆柴, 禁網(wǎng)日夜急?!? ? 明 馮時化 《酒史?酒品》: “茅柴酒: 惡酒曰茅柴。” ? 清 趙翼 《陔馀叢考?茅柴酒》: “酒之劣者, 俗謂之茅柴酒?!?
- 茅檐 máoyán[thatched cottage] 茅,指蓋屋的草;檐,本是房檐。茅檐指茅屋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宋·辛棄疾《清平樂·村居》
- 茅柴 亦作“茆柴”。 見“ 茅柴酒 ”。
- 茅殿 草蓋的殿堂。 ? 唐 王勃 《上<九成宮頌>表》: “松軒夜警, 杳冥 姑射 之心;茅殿晨凝, 寥廓 峒山 之駕?!? ? 唐 宋之問 《謁禹廟》詩: “茅殿今文襲, 梅梁古制無?!?
- 茅旌 旄旌。 桿端飾有旄牛尾的旗幟。 茅, 通“ 旄 ”。 ? 《公羊傳?宣公十二年》: “﹝ 楚 ﹞ 莊王 伐 鄭 …… 鄭伯 肉袒, 左執(zhí)茅旌, 右執(zhí)鸞刀, 以逆 莊王 ?!? ? 何休 注: “茅旌, 祀宗廟所用, 迎道神指護祭者。” ? 王引之 《經(jīng)義述聞?春秋公羊傳》: “茅當(dāng)讀為旄, 旄正字也, 茅借字也。 蓋旌之飾或以羽, 或以旄……其用旄者, 則謂之旄旌矣?!?
- 茅焦 戰(zhàn)國 齊 人, 以敢諫見稱。 ? 秦始皇 母后私通 嫪毐 , 毐 以假父之尊專國事, 驕縱為亂, 始皇 取而車裂之, 遷太后于 萯陽宮 , 令曰: 敢以太后事諫者戮。 死者已二十七人, 而 茅焦 猶冒死上謁, 解衣伏質(zhì), 喻以利害, 始皇 悟而赦之, 迎太后歸 咸陽 , 尊 焦 為上卿。 見 漢 劉向 《說苑?正諫》。 ? 《史記?秦始皇本紀(jì)》: “ 齊 人 茅焦 說 秦王 曰: ‘ 秦 方以天下為事, 而大王有遷母太后之名, 恐諸侯聞之, 由此倍 秦 也。 ’ 秦王 乃迎太后于 雍 而入 咸陽 , 復(fù)居 甘泉宮 。” ? 唐 元稹 《四皓廟》詩: “ 茅焦 脫衣諫, 先生無一言?!? ? 明 沈德符 《野獲編?列朝?邵經(jīng)邦譏議禮》: “議禮諸臣自比 茅焦 之諫, 訕上無禮, 逮下詔獄訊治?!?
- 茅齋 亦作“茆齋”。 茅蓋的屋舍。 齋, 多指書房、學(xué)舍。 ? 《南齊書?劉善明傳》: “﹝ 善明 ﹞質(zhì)素不好聲色, 所居茅齋斧木而已, 床榻幾案不加戔削?!? ? 唐 孟浩然 《西山尋辛諤》詩: “竹嶼見垂釣, 茅齋聞讀書?!? ? 《剪燈馀話?幔亭遇仙錄》: “遙知置向茆齋里, 夜夜虹光貫紫虛。” ? 清 唐孫華 《抱灌軒雜興》詩之一: “野岸青蕪合, 茅齋白日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