繽是什么意思
- (繽)
bīn ㄅㄧㄣˉ
1)〔~紛〕繁多而凌亂,如“五彩~~”、“落英~~”。
- 縑錢 絲綢和錢幣。 ? 《后漢書?循吏傳?王景》: “帝美其功績, 拜河堤謁者, 賜車馬縑錢。” ? 《新唐書?叛臣傳上?李懷光》: “帝曰: ‘ 朔方軍 屢有功, 豈以 懷光 拒命而眾不被恩耶?’詔所司別貯縑錢, 須事定乃給。”
- 繽繽 飛貌。 ? 南朝 梁 陶弘景 《尋山志》: “低蘿下兮屢迷鳥, 鳥迷蘿兮繽繽。”
- 縑衣 縑制之衣。 縑, 雙絲織, 較致密。 ? 《管子?山國軌》: “春縑衣, 夏單衣。” ? 宋 陸游 《初秋》詩之一: “入秋才幾日, 卷簟換縑衣。” ? 宋 陸游 《湖上》詩: “三伏無多暑漸微, 登臨清曉試縑衣。”
- 繽翻 翻動。
- 縑蒲 指書冊。 ? 宋 葉廷圭 《海錄碎事?文學上》: “搜研鉛素, 招摭縑蒲。”參見“ 編蒲 ”。
- 縹 (縹)piǎo ㄆㄧㄠˇ1)青白色,淡青。2)青白色的絲織品:~帙(書衣,亦指書卷)。(縹)piāo ㄆㄧㄠˉ1)〔~緲〕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如“虛無~~”。亦作“飄渺”。2)〔~~〕輕輕飛起來的樣子。(1)縹piǎo(2)(形聲。從糸,票聲。糸(mì),細絲。本義:絲織物淡青色)(3)同本義 [light blue]縹,帛青白色也。――《說文》水皆縹碧,千丈見底。――吳均《與朱元思書》(4)又如:縹帙(淺青色的書衣。泛指書卷);縹緗(書卷之別稱。淡青色的帛為縹,淡黃色的帛為緗);縹囊(淺青色的書袋);縹瓦(琉璃瓦);縹酒(酒名,一種綠色而微白的美酒);縹粉(淡青色的粉末);縹醪(酒名,一種淺青色的美酒);縹玉(淺青色的玉);縹色(淡青色);縹瓷(清青色酒瓶);縹被(淡青色的被);縹帶(淡青色的帶子);縹碧(淺青色)(5)用同“標”。相貌、姿態(tài)美好 [pretty;beautiful;handsome]。如:縹致(標致。相貌姿態(tài)美好)另見piāo虛無縹緲 縹緲,縹乎,縹縹
- 縑緗 1. 供書寫用的淺黃色細絹。 ? 唐 顏真卿 《送辛子序》: “惜乎困于縑緗, 不獲繕寫。” ? 《舊唐書?后妃傳下?代宗后獨孤氏》: “法度有節(jié), 不待珩璜;篇訓之制, 自盈縑緗。” ? 高燮 《柬曼殊大師并乞畫偕隱圖》詩: “聊寄縑緗盈尺幅, 愿言偕隱是吾徒。” 2. 指書冊。 ? 唐 孫過庭 《書譜》: “若乃 師宜官 之高名, 徒彰史牒; 邯鄲淳 之令范, 宜著縑緗。” ? 唐 駱賓王 《上兗州刺史啟》: “頗游簡素, 少閱縑緗。” ? 宋 曾鞏 《讀書》詩: “未免廢坐臥, 其能視縑緗。 新知固云少, 舊學亦已忘。” ? 明 無名氏 《贈書記?甘逐攜書》: “我將伊骨肉相看, 因此付縑緗沒吝顏。”
- 縹書 猶縹帙。 書卷。 ? 南朝 梁簡文帝 《登城》詩: “小堂倦縹書, 華池厭修竹。 寂寞既寡悰, 登城望原陸。”
- 縑綾 泛指絲織品。 ? 《舊五代史?唐書?莊宗紀七》: “近年以來, 婦女服飾, 異常寬博, 倍費縑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