繯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繯)
huán ㄏㄨㄢˊ
1)繩套:投~(自縊)。
2)絞殺:~首。
- 繯誅 絞死。 ? 清 黃六鴻 《福惠全書?刑名?問擬》: “所宜按毆殺小功親屬之律以正繯誅者也。”
- 繰車 抽繭出絲的工具。 ? 唐 王建 《田家行》: “五月雖熱麥風清, 檐頭索索繰車鳴。” ? 宋 蘇軾 《浣溪沙》詞之四: “蔌蔌衣巾落棗花, 村南村北響繰車。” ? 元 趙孟俯 《題耕織圖》詩之十八: “但聞繰車響, 遠接村西東。” ? 明 吳偉業 《麥蠶》詩: “簇箔同丘坻, 繰車借桔槔。”
- 繯首 絞刑。 用繩勒死。 ?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 “眾以白晝劫奪, 罪當繯首, 將執送官。” ? 清 林則徐《頒發禁煙治罪新例告示》: “吸食者若不斷煙, 難逃繯首。” ? 清 吳熾昌 《客窗閑話續集?妖人邢大》: “于左道惑人本罪上, 加重問擬繯首, 即行正法。”
- 繰藉 系玉器的紺帛和承托玉器的墊物。 ? 唐 元稹 《鎮圭賦》: “俾經制之不亂, 若繰藉之相維。”
- 繳 (繳)jiǎo ㄐㄧㄠˇ1)交納,交付:~付。~銷。~款。~納。2)迫使交付:~械。~獲。3)纏繞,扭轉:“只一~,那后生的棒丟在一邊”。·參考詞匯:capture hand in hand over pay ·參考詞匯:納(繳)zhuó ㄓㄨㄛˊ1)系在箭上的絲繩:“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而射之”。·參考詞匯:capture hand in hand over pay ·參考詞匯:納(1)繳jiǎo〈動〉(2)(形聲。從糸(mì),表示與線絲有關。敫(jī)聲。①(zhuó)本義:系在箭上的生絲繩,射鳥用。②繳繞:纏繞,糾纏不清)(3)纏繞 [wind]名家苛察繳繞。――《漢書·司馬相如傳》。注:“猶纏繞也。”年事漸蹉跎,世緣方繳繞。――白居易《早梳頭詩》(4)又如:繳臁(綁腳布);繳壁(墻幃);繳繞(紛亂,糾纏);繳消(公事辦理完畢后消清手續);繳纏(糾纏;纏繞)(5)交納 [hand over;pay](指履行義務或被迫)。如:繳公糧;奉繳;上繳;不繳不行;繳進(呈交,呈進);繳憑(交納憑限)(6)扭動;攪動 [stir]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繳著,卻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將那株綠楊樹帶根拔起。――《水滸傳》(7)迫使戰敗的敵人或罪犯等交出 [capture]。如:繳械(8)[方]∶合 [cooperate]。如:我們繳伙干另見zhuó追繳 繳納 繳獲 繳銷 盤繳 繳槍 上繳 繳械 繳裹兒 黏恡繳繞 搜繳 收繳 繳稅 繳付
- 繰盆 浸繭的盆。 ? 《南齊書?皇后傳論》: “繰盆獻種, 罔非耕織, 佩管晨興, 與子同事。”
- 繳付 jiǎofù[pay] 付給;繳納繳付稅收
- 繰絲 煮繭抽絲。 ? 唐 李白 《荊州歌》: “ 荊州 麥熟繭成蛾, 繰絲憶君頭緒多。” ? 唐 元稹 《織婦詞》: “繰絲織帛猶努力, 變緝撩機苦難織。” ? 明 何景明 《養蠶詞》: “浮萍生葉麥落花, 風檐繰絲斗鳴車。”
- 繳公 交給公家。 如: 路上拾到的東西要繳公。
- 繰 (繰)qiāo ㄑㄧㄠˉ1)做衣服邊兒或帶子時藏著針腳的縫法:~邊兒。(繰)sāo ㄙㄠˉ1)同“繅”。(1)繰qiāo(2)縫紉方法,做衣服邊或帶子時把布邊兒往里頭卷進去,然后藏著針腳縫 [hem with invisible stitches]。如:繰邊 繰另見sā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