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織)
zhī ㄓˉ
1)用絲、麻、棉紗、毛線等編成布或衣物等:~布。編~。~女(a.織布、織綢的女子;b.指織女星)。棉~物。
2)引申為構成:羅~罪名。
3)用染絲織成的錦或彩綢:~錦。~文(即“織錦”)。~貝(織成貝文的錦)。
·參考詞匯:
plait twine
(織)
zhì ㄓˋ
1)古同“幟”,旗幟。
·參考詞匯:
plait twine
(1)
織
zhī
(2)
(形聲。從糸(mì),埴(zhí)聲。從“糸”,與絲織品有關。本義:織布,制作布帛的總稱)
(3)
同本義 [weave]
織,作布帛之總名也。――《說文》
治絲曰織。織,繪也。――《爾雅》
厥篚織貝。――《書·禹貢》。傳:“細紵。”
士不衣織。――《禮記·玉藻》。注:“染絲織之。”
文織良貨賄之物。――《周禮·玉府》。注:“文織畫及繡錦。”
婦人不織。――《韓非子·五蠹》
木蘭當戶織。――《樂府詩集·木蘭詩》
一女不織。――漢·賈誼《論積貯疏》
織紡井臼。――清·周容《芋老人傳》
(4)
又如:織紙(紡織縫紝);織紝(泛指織布。織是織布帛,紝是用以織布帛的絲線,也指織布帛的工人);織造(織作綢、布、呢絨等之總稱);織花(用各種紗線、絲縷在織機上織成帶有花紋的紡織品);織帛(織作絲織品)
(5)
編制,組成 [knit]
下展禽,置六關,妾織蒲,三不仁。――《孔子家語》
(6)
又如:織毛衣;織皮(獸毛織成的毛布或毛衣);織金(交錯金絲);織羅(虛構情由,網羅入罪,以誣諂無辜的人;編織羅網)
(7)
搜羅;收集 [collect]
要什么東西?順便織來孝敬。――《紅樓夢》
- 織烏 借指太陽。 因太陽每日東升西落, 如織梭之往來, 故稱。 烏, 太陽的代稱。 ? 《全唐詩》卷八六五載《襄陽旅殯舉人詩》: “流水涓涓芹努芽, 織烏西飛客還家。” ? 宋 蘇軾 《和陶<貧士>》之一: “青天無今古, 誰知織烏飛。” ? 清 趙翼 《苦熱》詩: “雷公伏藏雨師避, 惟有織烏當空恣騰擲。”參閱 宋 趙令畤 《侯鯖錄》卷五。
- 細黠 精細狡黠。 ? 宋 秦觀 《寄陳季常》詩: “哀憐世間兒, 細黠似黃鷂。” ? 謝無量 《己酉歲未盡》詩: “縱橫聞虎豹, 細黠玩鼯鼪。”
- 織作 指紡織操作。 ? 《后漢書?逸民傳?梁鴻》: “女求作布衣、麻屨, 織作筐緝績之具。” ? 唐 杜甫 《牽牛織女》詩: “雖無舅姑事, 敢昧織作功。” ? 清 王士禛 《居易錄》: “美女數十人, 皆鳴機織作, 錦綺炫目, 不可名狀。”
- 細鳥 古代傳說中的一種異鳥。 又稱候日蟲。 ? 《洞冥記》: “ 元封 五年, 勒畢國 貢細鳥, 以方尺之玉籠盛數百頭, 形如大蠅, 狀似鸚鵡, 聲聞數里之間, 如黃鵠之音也。 國人常以此鳥候時, 亦名曰候日蟲。” ?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羽篇》: “ 漢武 時, 畢勒國 獻細鳥, 以方尺玉為籠, 數百頭狀如蠅, 聲如鴻鵠。”
- 織發夫人 古代傳說, 三國 時 吳主 趙夫人 曾析發以神膠續之, 織為羅縠, 裁為幔, 內外視之, 飄飄如煙氣輕動, 而房內自涼, 時人謂之“絲絕”。 見 晉 王嘉 《拾遺記?吳》。 后因稱 趙夫人 為“織發夫人”, 并用以贊美善于編織的婦女。 ? 《古今小說?單符郎全州佳偶》: “ 織發夫人 昔擅奇, 神針娘子古來稀。”
- 細魄 農歷月初的月亮。 魄, 月亮的微弱光芒。 ? 唐 李群玉 《初月》詩之二: “凝顰立戶前, 細魄向娟娟。”
- 織品 zhīpǐn指紡織品。
- 細高跟 xìgāogēn[continental heel] 一種高而細長的鞋跟底,后側略呈彎形,前側略呈彎形或呈直形
- 織坊 即織室。 ? 《晉書?后妃傳下?孝武文李太后》: “時后為宮人, 在織坊中。”參見“ 織室 ”。
- 細高挑兒 xìgāotiǎor〈方〉細長身材,也指身材細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