竿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gān ㄍㄢˉ
1)竹子的主干:竹~。立~見影。揭~而起。
2)特指“釣魚竿”:垂~。投~。~釣。
3)古代指竹簡:~牘(書信)。
·參考詞匯:
pole rod
- 竿兒 見“ 竿子 ”。
- 竾 chí ㄔˊ1)同“篪”。
- 竿叉 叉竿。 ? 宋 蘇轍 《王詵都尉寶繪堂詞》: “錦囊犀軸堆象床, 竿叉連幅翻云光。”按, 此指畫叉。
- 竽籟 1. 竽和簫。 ? 《文選?宋玉<高唐賦>》: “纖條悲鳴, 聲似竽籟。 清濁相如, 五變四會。 感心動耳, 回腸傷氣。” ? 呂向 注: “竽, 笙屬;籟, 簫也。” ? 唐 杜甫 《楠樹為風雨所拔嘆》詩: “野客頻留懼雪霜, 行人不過聽竽籟。” ? 宋 王安石 《白紵山》詩: “峰巒帳錦繡, 草木吹竽籟。” 2. 從空穴中發出的吹竽般的聲音。 ? 清 吳光 《游虞山韶音洞》詩: “探奇尋古嶠, 巘竇臨清瀨。 空谷響易奔, 萬竅咸竽籟。”
- 竿城 古地名。 在今 河南省 濮陽縣 東北。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河水五》: “ 河 之西岸有 竿城 。 ? 《郡國志》曰: ‘ 衛縣 有 竿城 ’者也。”
- 竽濫 猶濫竽。 ? 傅尃 《變雅樓三十年詩徵序》: “余友 高子 , 近輯《詩徵》: 綜卅年以來, 捃一世之彥, 旁求名集, 博訪通人, 去門戶之嫌, 泯同異之辨……猶恐涉乎標榜, 未厭群流;或失精嚴, 轉疵竽濫。 故特詳加審擇, 務應法言。”參見“ 濫竽 ”。
- 竿頭 竹竿的頂端。 比喻至高境界。 ? 唐 張祜 《大酺樂》: “小兒一伎竿頭絕, 天下傳呼萬歲聲。” ?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一》: “或謂因古人所及, 更復精思, 故已到竿頭。”
- 竽 yú ㄩˊ1)古代吹奏樂器,像笙,有三十六簧:濫~充數。濫竽 濫竽充數
- 竿頭一步 竿頭一步拼音:gān tóu yī bù 注音:ㄍㄢ ㄊㄡˊ ㄧ ㄅㄨˋ 成語解釋竿頭一步【拼音】:gān tóu yī bù【解釋】:比喻更進一步。【出處】:梁啟超《南海康先生傳》:“勇猛精進,竿頭一步。”
- 竼 péng ㄆㄥˊ1)古同“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