眡是什么意思
- 眡事 眡事拼音:shì shì 注音:ㄕㄧˋ ㄕㄧˋ 詞語解釋處理政務(wù);辦公。《漢書·王莽傳上》:“宜遣大司徒、大司空持節(jié)承制,詔公亟入眡事。”《漢書·敘傳上》:“上出過 臨侯伯 ,伯惶恐,起眡事。”
- 眠食 睡眠和飲食。 亦概指生活起居。 ? 《南史?陸澄傳》: “行坐眠食, 手不釋卷。” ? 唐 韓愈 《與孟尚書書》: “未審入秋來眠食何似, 伏維萬福!”
- 眡聽 眡聽(眡聽)拼音:shì tīng 注音:ㄕㄧˋ ㄊㄧㄥ 詞語解釋見聞。 宋 曾鞏 《與王介甫書》之二:“務(wù)於達人言而廣眡聽者,己之治亂得失,則吾將於此而觀之,人之短長之私,則吾所任意於此也。”
- 眠音 鼾聲。 ? 清 曹寅 《六月廿五日大雨》詩之二: “幞被來更數(shù), 眠音和雨聲。”
- 眡瞭 眡瞭拼音:shì le 注音: 詞語解釋古官名。扶持瞽師,兼掌作樂。《周禮·春官·眡瞭》:“眡瞭,掌凡樂事,播鼗、擊頌磬、笙磬,掌大師之縣,凡樂事相瞽。” 賈公彥 疏:“按《序言》,眡瞭三百人,皆所以扶工。以其扶工之外無事而兼使作樂。”《梁書·蕭子云傳》:“臣比兼職齋官,見伶人所歌,猶用未革牲前曲。圜丘眡瞭,尚言‘式備牲牷’。”
- 眠霜臥雪 眠霜臥雪拼音:mián shuāng wò xuě 注音:ㄇㄧㄢˊ ㄕㄨㄤ ㄨㄛˋ ㄒㄩㄝˇ 成語解釋眠霜臥雪【拼音】:mián shuāng wò xuě【解釋】:睡臥于霜雪之中。形容在外勞苦。
- 眡祲 眡祲拼音:shì jìn 注音:ㄕㄧˋ ㄐㄧㄣˋ 詞語解釋古官名。掌望氣預(yù)言災(zāi)祥之事。《周禮·春官·眡祲》:“掌十煇之法,以觀妖祥,辨吉兇。”《宋書·后妃傳·文帝袁皇后》:“象物方臻,眡祲告沴。”
- 眠轝 眠轝拼音:mián yú 注音:ㄇㄧㄢˊ ㄧㄩˊ 詞語解釋見“ 眠輿 ”。
- 眢 yuān ㄩㄢˉ1)眼睛枯陷失明。2)枯竭:~井。目眢心忳 眢井瞽人
- 眠起 指蠶眠后蘇醒過來。 ? 《醒世恒言?施潤澤灘闕遇友》: “北蠶三眠, 南蠶俱是四眠。 眠起飼葉, 各要及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