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假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bìngjià
因病請的假。
- 病 bìng ㄅㄧㄥˋ1)生物體發生不健康的現象:疾~。~癥。~例。~痛。...
- 假 jiǎ ㄐㄧㄚˇ1)不真實的,不是本來的,與“真”相對:~山。~話。~...
- 病假條 bìngjiàtiáo[certificate for sick leave] 針對病人所患疾病,醫生開出的病情證明,供病人向所在單位請病假之用
- 病候 bìnghòu泛指疾病反映出來的各種臨床表現。
- 病像 疾病表現出來的癥狀。 ? 蕭紅 《生死場》九: “城里派人來檢查, 有病像的都用車子拉進城去, 老太婆也拉, 孩子也拉, 拉去打針。”
- 病俗 猶言憂民憂俗。 ? 宋 曾鞏 《答李沿書》: “足下自稱有憫時病俗之心。 信如是, 是足下之有志乎道, 而予之所愛且畏者也。”
- 病僧勸患僧 謂同病相憐, 互相慰藉。 ? 元 李文蔚 《燕青博魚》第三摺: “也不是我病僧勸患僧, 有一日押向 云陽 市上行……方才道悔不當初。”
- 病例 bìnglì某種疾病的例子。某個人或生物患過某種疾病,就是這種疾病的病例。
- 病免 以病免職。 ? 《史記?司馬相如列傳》: “ 相如 既病免, 家居 茂陵 。” ? 《漢書?揚雄傳贊》: “ 雄 以病免, 復召為大夫。” ? 清 趙翼 《甌北詩話?白香山詩》: “尋授 蘇州 刺史, 一年, 即病免歸;授刑部侍郎, 不久, 又病免歸;除 河南 尹, 三年, 又病免歸。”
- 病體 bìngtǐ患病的身體。
- 病入膏肓 bìng rù gāo huāng 【解釋】形容病情十分嚴重,無法醫治。比喻事情到了無法挽救的地步。【出處】《左傳·成公十年》:“疾不可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示例】吾觀劉琦過于酒色,~,今見面黃羸瘦,氣喘嘔血,不過半年,其人必死。(《三國演義》第五十二回)【拼音碼】brgh【用法】主謂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用于事物或人【英文】the disease is not curable【故事】春秋時期晉國國君晉景公得了重病,秦國國王秦桓公派名醫緩去為其治病,緩見了晉景公,好脈后搖頭說:“大王的病已經到了肓上面,膏下面,藥力是無法到達的。”果然沒多久,晉景公就病死了
- 病休假 因病休息的假期。 如: 我媽媽的高血壓病又犯了, 醫生給開了半個月的病休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