痁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shān ㄕㄢˉ
1)瘧病:“齊侯疥,遂~。”
2)病。
diàn ㄉㄧㄢˋ
1)古通“阽”,臨近:“不以人之親~患。”
- 痁泄 瘧疾而又泄痢(水瀉痢疾)。 ? 唐 柳宗元 《唐故萬年令裴府君墓碣》: “ 元和 十二年秋七月日, 病痁泄卒。”
- 痀瘺 痀僂, 彎曲。 ? 清 趙翼 《游獅子林題壁》詩: “躨跜如見奇獸蹲, 痀瘺似逢老人叱。” ? 清 龔自珍 《能令公少年行》: “痀瘺丈人石戶農, 嵚崎 楚 客, 窈窕 吳 儂。” ? 碧野 《沒有花的春天》第五章: “生活把他磨難得背部略顯痀瘺。”
- 痁疾 1. 瘧疾。 ?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 “年在中身, 疢維痁疾。” ? 宋 錢愐 《錢氏私志》: “明節 劉后 , 一時遭遇, 寵傾六宮, 忽苦痁疾。” ? 明 方孝孺 《與鄭叔度書》之五: “去年冬末得痁疾, 綿歷三時。” ? 清 唐孫華 《余與匪莪侍御同日病瘧戲簡》詩: “胡為八月朔, 痁疾并時作。”原注: “痁, 瘧也。” 2. 患瘧疾。 ? 《舊唐書?高宗紀下》: “八月辛丑, 上痁疾, 令太子受諸司啟事。”
- 痀慺 痀僂。 ? 《列子?黃帝》: “ 仲尼 適 楚 , 出于林中, 見痀慺者承蜩, 猶掇之也。”參見“ 痀僂 ”。
- 痁病 瘧疾。 ? 南朝 齊 謝朓 《酬德賦》: “昔痁病于 漳 濱, 思繼歌而莫寫。”
- 痀僂承蜩 痀僂承蜩 基本解釋:痀僂:曲背;承:粘;蜩:蟬。駝背老人粘蟬。比喻做事專心才能成功。
- 痁語 像病狂時說胡話。 ? 清 袁枚 《新齊諧?塞外二事》: “ 雍正 時, 定西大將軍 紀成斌 以失律誅, 在塞外頗為祟。 后接任將軍 查公 轅下兵某白日仆地, 自稱 紀 大將軍 求索飲食。 眾皆羅拜, 代為乞命。 幕客 陳對軒 , 豪士也, 直前批其頰罵曰: ‘ 紀成斌 , 爾征 阿拉蒲坦 , 臨陣退縮, 以王法伏誅。 鬼若有靈, 尚宜自愧, 何敢忝為厲鬼, 作屠沽兒乞食狀耶?’罵畢, 兵蹶然起, 不復痁語矣。”
- 痀僂 1. 駝背;曲背。 ? 《莊子?達生》: “ 仲尼 適 楚 , 出于林中, 見痀僂者承蜩, 猶掇之也。” ? 《宋史?李允正傳》: “素病痀僂, 以是罕在要近。” ? 清 陳維崧 《滿庭芳?贈西陵周勿庵》詞: “頗怪丈人痀僂, 卻恐舍人居謈。” 2. 指彎曲。 ? 峻青 《黎明的河邊》六: “他佝僂著腰踏上了堤坡, 打了一個踉蹌。”
- 痁鬼 指生疫病而死者。 ? 清 許湄 《雙溪坪勘災》詩: “痁鬼村村聚, 牂羊戶戶同。 救災長吏職, 無術起哀鴻。”
- 痀 gōu ㄍㄡˉ1)曲脊,駝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