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是什么意思
- yān ㄧㄢˉ
1)物質(zhì)燃燒時(shí)所生的氣體:冒~。硝~。~囪。~霧。~波。~火。~塵。荒無(wú)人~。
2)像煙的:~霞。~靄。~嵐。~鬟。
3)煙氣刺激使眼睛流淚或睜不開:~了眼睛。
4)一年生草本植物:~草。~葉。
5)煙草制成品:香~。卷~。紙~。~蒂。
6)指“鴉片”:大~。~燈。~槍。~館。
·參考詞匯:
smoke mist tobacco opium
(1)
煙
yān
(2)
(形聲。從火,因聲。本義:物質(zhì)因燃燒而產(chǎn)生的氣體)
(3)
同本義 [smoke]
火壯則煙微。――陸機(jī)《連珠》
煙炎之毀熸。――《后漢書·蔡邕傳》
日照香爐生紫煙。――李白《望廬山瀑布》
煙焰迷漫。――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煙撲口鼻。――明·劉基《賣柑者言》
煙炎張?zhí)臁(D―宋·司馬光《資治通鑒》
煙焰霧雨。――清·邵長(zhǎng)蘅《青門剩稿》
煙斜霧橫(互文,表煙霧斜橫。斜 橫:升騰繚繞)。――唐·杜牧《阿房宮賦》
(4)
又如:煙火鄰居(指緊鄰);煙扛扛(形容煙霧騰騰的樣子);煙爨(炊煙);煙蓬(小火輪客艙頂上的散座);煙祀(香煙與祭祀。引申為后代);煙塵(比喻戰(zhàn)亂;借指參與戰(zhàn)亂的部隊(duì));煙井(住戶;人家);煙火(火警,火災(zāi));煙焰(煙和火焰);夕煙(黃昏時(shí)的煙霧);風(fēng)煙(隨風(fēng)吹散的煙);油煙;炊煙
(5)
煙狀物;云氣;霧氣 [mist]
草樹浮煙。――《素問(wèn)·六元正紀(jì)大論》。注:“燥氣也。”
煙埃朦郁。――《素問(wèn)·五常正大論》。注:“土氣也。”
煙濤微茫。――唐·李白《夢(mèng)游天姥吟留別》
向來(lái)之煙霞。
紅煙蔽其左。――唐·李朝威《柳毅傳》
荒煙蔓草。――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6)
又如:煙霞成癖(有游山玩水的癖好);煙霧塵天(烏煙瘴氣;亂七八糟);煙霞帳(繪有山水圖畫的帳簾幃幕);煙纏(纏綿無(wú)力);煙鎖(煙霧籠罩);煙嬌(美女);煙塍(霧氣彌漫田塍);煙蓑雨笠(蓑衣和斗笠);煙月(云霧籠罩的月亮)
(7)
專指鴉片 [opium]。如:煙冊(cè)(吸食鴉片煙者的名冊(cè));煙犯(栽種、販?zhǔn)酆臀厨f片煙的罪犯);煙民(舊時(shí)指吸食鴉片煙成癮的老百姓;泛指吸煙者);煙匣(裝鴉片膏的盒子);煙毒(吸鴉片煙對(duì)人的毒害);煙室(供吸食鴉片煙的房間);煙槍(吸鴉片用的工具)
- 煙不出火不進(jìn) yān bù chū huǒ bù jìn 【解釋】形容人慢性子,不愛說(shuō)話。【拼音碼】ybcj
- 烞熚 象聲詞。 形容爆裂聲。 ? 南朝 梁 宗懔 《荊楚歲時(shí)記》: “《神異經(jīng)》云, 西方山中有人焉, 名曰山臊。 人以竹著火中, 烞熚有聲, 而山臊驚憚。”
- 煙絲 yānsī煙葉加工成的細(xì)絲。
- 烞 pò ㄆㄛˋ1)爆裂聲:“那火轟轟烈烈,爗爗~~。”
- 煙云 yānyún煙氣和云霧:~繚繞。
- 烝黎 百姓;黎民。 ? 漢 王符 《潛夫論?班祿》: “太古之時(shí), 烝黎初載。” ? 唐 姚合 《莊居野行》詩(shī): “上天不雨粟, 何由活烝黎?” ? 《金史?國(guó)用安時(shí)青傳贊》: “當(dāng)時(shí)烝黎, 如魚在釜。”
- 煙云供養(yǎng) 本指道家卻食吞氣以祈長(zhǎng)生。 后亦指山水畫之欣賞有怡情養(yǎng)生之效果。 ? 明 陳繼儒 《妮古錄》卷三: “ 黃大癡 九十而貌如童顏, 朱友仁 八十馀神明不衰, 無(wú)疾而逝, 蓋畫中煙云供養(yǎng)也。” ? 清 錢大昕 《梁山舟前輩八十》詩(shī): “占得 西湖 第一峰, 煙云供養(yǎng)幾千重。 門懸 曼碩 山舟 字, 人識(shí) 坡公 笠屐容。” ? 清 王士禛 《香祖筆記》卷十二: “予因思昔人如 秦少游 觀《輞川圖》而愈疾, 而 黃大癡 、 曹云西 、 沈石田 、 文衡山 輩, 皆工畫, 皆享大年, 人謂是煙云供養(yǎng)。”
- 烝餻 烝餻拼音:zhēng gāo 注音:ㄓㄥ ㄍㄠ 詞語(yǔ)解釋以米粉或面粉發(fā)酵加糖蒸成的糕。 宋 孟元老 《東京夢(mèng)華錄·重陽(yáng)》:“九月重陽(yáng)……前一二日,各以粉麪烝餻遺送,上插剪綵小旗,摻飣果實(shí)。”
- 煙云過(guò)眼 yān yún guò yǎn 【解釋】比喻事物很快就成為過(guò)去。【出處】宋·蘇軾《寶繪堂記》:“見可喜者,雖時(shí)復(fù)蓄之,然為人取去,亦不復(fù)惜也。譬之煙云之過(guò)眼,百鳥之感耳,豈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復(fù)念也。”【拼音碼】yygy【用法】主謂式;作賓語(yǔ);比喻事物很快就成為過(guò)去
- 烝豚 蒸熟的小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