煓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tuān ㄊㄨㄢˉ
1)火熾盛。
- 煔 shǎn ㄕㄢˇ1)古同“閃”,閃爍:“文無虛奏,士有指南,亭亭時達,烈烈~~。”qián ㄑㄧㄢˊ1)煮。shān ㄕㄢˉ1)古通“杉”:“朝宗市~木往揚州。”
- 煒 wěi ㄨㄟˇ1)見“煒”。
- 煔灼 猶閃爍。 時時閃現出光芒。 ? 魯迅 《墳?人之歷史》: “進化之說, 煔灼于 希臘 智者 德黎 , 至 達爾文 而大定。”
- 煑 zhǔ ㄓㄨˇ1)同“煮”。
- 煔煔 發光、發熱貌。 ? 王闓運 《王祭酒母鮑太夫人誄》: “文無虛奏, 士有指南;亭亭特達, 烈烈煔煔。” ? 魯迅 《墳?摩羅詩力說》: “夫心不受攖, 非槁死則縮朒耳, 而況實利之念, 復煔煔熱于中。”
- 煐 yīng ㄧㄥˉ1)古人名用字。
- 煕 xī ㄒㄧˉ1)古同“熙”。yí ㄧˊ1)古人名用字。
- 煏爆 煏爆拼音:bì bào 注音:ㄅㄧˋ ㄅㄠˋ 詞語解釋象聲詞。 清 周亮工 《書影》卷四:“龍涎香真者,雨中焚之,輒煏爆有聲,以此為驗。”
- 煖 nuǎn ㄋㄨㄢˇ1)同“暖”。
- 煏 bì ㄅㄧˋ1)方言,烘干:~茶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