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后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zhìhòu
(事物)落在形勢發展的后面:由于電力發展~,致使電力供應緊張。
- 滯 (滯)zhì ㄓˋ1)凝積,不流通,不靈活:停~。~留。~銷。~空。呆...
- 后 1)(③~⑥後)hòu ㄏㄡˋ2)上古稱君主:商之先~(先王)。3)帝...
- 滯呆 遲緩;呆滯。 ? 王魯彥 《微小的生物》: “灰色的云的流動顯得滯呆而沉重。” ? 沈從文 《紳士的太太?他們的家庭》: “紳士漸漸胖下來……談話時聲音滯呆。”
- 滯口 謂不順口。 ? 清 梅曾亮 《贈孫秋士序》: “詩一卷, 紙墨暗昧, 讀者卷舌滯口, 而不可舍去。”
- 滯器 指遺漏未用的人才。 ? 《宋書?謝莊傳》: “一人之鑒易限, 而天下之才難原, 以易限之鑒, 鏡難原之才, 使國罔遺授, 野無滯器, 其可得乎?”
- 滯務 積壓的事務。 ? 唐 杜甫 《園人送瓜》詩: “ 柏公 鎮 夔國 , 滯務茲一掃。” ? 《宋史?馮拯傳》: “三司多滯務, 州郡稟疑事, 吏民訴理冤獄, 依違不決者輒數歲, 水旱或由于此。”
- 滯凝 凝結;不活動。 ? 瞿秋白 《餓鄉紀程》十三: “清早的嚴寒, 掩沒了熹微的晨光, 云影滯凝, 死也不愿開展。”
- 滯回 逗留徘徊。 ? 宋 梅堯臣 《次韻和吳仲庶舍人送德化郭尉》: “少年才辨無如美, 廬岳 峰前莫滯回。”
- 滯例 難解的條例。 ? 清 魏源 《<詩古微>序》: “《詩古微》何以名?曰: 所以發揮 齊 、 魯 、 韓 三家《詩》之微言大誼, 補苴其罅漏, 張皇其幽渺, 以豁除《毛詩》美、刺、正、變之滯例, 而揭 周公 、 孔子 制禮正樂之用心于來世也。”
- 滯固 固執而不變通。 ? 《后漢書?張曹鄭傳論》: “而守文之徒, 滯固所稟, 異端紛紜, 互相詭激。” ? 李賢 注: “滯固猶固執也。 言學者各守所見, 不疏通也。” ? 《宋史?地理志一》: “大率東人皆樸魯純直, 甚者失之滯固, 然專經之士為多。”
- 滯伏 謂沉滯, 滯積。 ? 《呂氏春秋?古樂》: “昔 陶唐氏 之始, 陰多滯伏而湛積, 水道壅塞, 不行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