槧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槧)
qiàn ㄑㄧㄢˋ
1)古代以木削成用作書寫的版片。
2)簡札,書信。
3)書的刻本:~本。古~。宋~。
- 槧人 1. 謂讀書而有見識之人。 ? 漢 揚雄 《法言?淵騫》: “或問 蕭 曹 ?曰: ‘ 蕭 也規, 曹 也隨。 ’ 滕 、 灌 、 樊 、 酈 ?曰: ‘俠介。 ’ 叔孫通 ?曰: ‘槧人也。 ’” 李軌 注: “見事敏疾。”參閱 汪榮寶 義疏。 2. 刻字匠人。 ? 宋 陳師道 《后山詩話》: “余評 李白 詩如張樂于 洞庭 之野, 無首無尾, 不主常故, 非墨工槧人所可擬議。”
- 櫝食 以盒供食。 ? 宋 王君玉 《國老談苑》卷二: “ 杜鎬 廣博, 為龍圖閣學士。 ? 真宗 一日問: ‘櫝食原于何代?’ 鎬 對曰: ‘ 漢景帝 為太子, 文帝 鍾愛, 既居東朝, 文帝 念之曰: “太子之食, 必料差殊。”乃命太官每具兩擔櫝, 以一賜之, 此其始也。 ’”
- 槧刻 猶刊刻。 ? 魯迅 《古籍序跋集?<嵇康集>序》: “至于槧刻, 宋 元 者未嘗聞, 明 則有 嘉靖 乙酉 黃省曾 本。”
- 櫝韞 猶櫝藏。 ? 宋 葉適 《孫祖佑解元世友堂》詩: “最憐 常熟 令, 櫝韞不盡施。”參見“ 櫝藏 ”。
- 槧工 刻字工。 ? 清 龔自珍 《工部尚書高郵王文簡公墓志銘》: “ 周 以降, 書體之七變, 寫官主之, 寫官誤, 吾則勇改; 孟蜀 以降, 槧工主之, 槧工誤, 吾則勇改。”
- 櫝藏 1. 《論語?子罕》: “ 子貢 曰: ‘有美玉于斯, 韞櫝而藏諸?求善賈而沽諸?’子曰: ‘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賈者也。 ’”櫝同“ 櫝 ”。 后因以“櫝藏”比喻懷才。 ? 宋 黃庭堅 《被褐懷珠玉》詩: “櫝藏心有待, 褐短義難降。” 2. 緘藏。 ? 宋 葉適 《太府少卿福建運判直寶謨閣李公墓志銘》: “公文出新意……讀者雖貴珍, 莫能定其價。 而公亦深自櫝藏, 雖子弟不覿也。” 3. 指緘藏之物。 ? 清 魏源 《<圣武記>敘》: “晚僑 江 淮 , 海警沓至, 愾然觸其中之所積, 乃盡發其櫝藏, 排比經緯, 馳騁往復。”
- 槧本 qiànběn[wood-block edition] 木刻的書籍版本
- 櫝玉 謂藏于匣中之美玉。 比喻懷藏之才。 ? 唐 韓偓 《金鑾密記》: “臣才不邁群, 器不拔俗, 待價既殊于櫝玉, 窮經有愧于籯金。”參見“ 櫝藏 ”。
- 槧次 謂按一定的次序編寫。 ? 章炳麟 《再與人論國學書》: “昔 子云 把弱翰赍油素以問衛卒、孝廉, 歸乃槧次異語, 二十七歲始有成書。”
- 櫝槥 小棺材。 ? 清 《今世說?規箴》: “﹝ 汪 汝蕃 ﹞又埋胔掩骼, 二十年內, 櫝槥千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