晾曬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liàngshài
把東西攤開讓日光曬:~糧食ㄧ被褥要經常~。
- 晾 liàng ㄌㄧㄤˋ1)把衣服等放在陽光下,或放在通風透氣的地方使干:...
- 曬 (曬)shài ㄕㄞˋ1)把東西放在太陽光下使它干燥;人或物在陽光下吸...
- 晾花信 謂稻子開花的時節。 ? 《人民日報》1977.12.14: “我只能請農民當老師, 問他稻花何時開?答說, 傍午的時候開, 過一定時候就閉了。 稻開花的時節叫‘晾花信’, 開花時節如遇陰雨, 花不開, 谷子便長不好。”
- 晾干 liànggān[drip-dry; dry by airing; dry in the shade] 放在空氣中除水分把濕衣服拿去晾干
- 晾鷹臺 元 代游獵之所, 獵者常攜鷹休憩于此, 故名。 后為各朝皇家圍獵、習武之地。 其地在今 北京 市郊 南苑 。 ? 明 劉侗 于奕正 《帝京景物略?南海子》: “城南二十里, 有囿, 曰 南海子 , 方一百六十里。 海中殿, 瓦為之……殿傍 晾鷹臺 , 鷹撲逐以汗, 而勞之, 犯霜雨露以濡, 而煦之也。” ? 清 吳家騏 《圣駕南苑大閱恭紀》詩: “虎旅自諳《司馬法》, 鵷班齊侍 晾鷹臺 。” ? 《新民晚報》1987.8.13: “ 南苑 , 即 南海子 , 自 元 代起就是皇家圍獵和演習武事的場所。 ? 清 初皇帝每年五月都要駕幸 南海子 , 登上 晾鷹臺 , 觀看賽馬和斗虎, 儀式十分隆重。”
- 晾夏 謂舊俗在農歷三月上巳日起至立夏前曝曬紗葛之類的衣服。 ? 《龍游縣志?地理考?風俗》: “上巳日以紗葛衣出曝, 謂之晾夏。”
- 晿 chēng ㄔㄥˉ1)古人名用字。
- 晾墑 晾墑拼音:liàng shāng 注音:ㄌㄧㄤˋ ㄕㄤ 詞語解釋采取措施,降低土壤的濕度。《人民日報》1966.2.20:“雨多地濕和地下水位高的棉田,開溝晾墑,排漬,降底地下水位。”
- 暀 wǎng ㄨㄤˇ1)光。2)德。3)是。wàng ㄨㄤˋ1)古同“旺”。
- 晾臺 liàngtái樓頂上晾曬衣物的平臺。
- 暀暀 往往。 表示情況時常存在或經常發生。 II美盛貌。 一說, 急往急進貌。 ? 《爾雅?釋詁上》: “暀暀、皇皇……美也。” ? 郭璞 注: “皆美盛之貌。” ? 邢昺 疏: “釋曰皆謂美盛也。 ? 《少儀》云: ‘祭祀之美, 齊齊皇皇。 ’ 鄭玄 云: ‘皇皇讀如歸往之往。 ’彼言皇皇, 則此暀暀也。” ? 《詩?魯頌?泮水》“烝烝皇皇” 漢 鄭玄 箋: “皇皇當作暀暀, 暀暀猶往往也……言多士之于伐 淮夷 皆勸之, 有進進往往之心。” ? 陳子展 直解: “﹝蒸蒸皇皇﹞前進前進, 快往快往!”
- 晾 liàng ㄌㄧㄤˋ1)把衣服等放在陽光下,或放在通風透氣的地方使干:~曬。~干。·參考詞匯:air dry in the sun晾臺 晾干 白鶴晾翅 晾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