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盡能索是什么意思
- zhì jìn néng suǒ
【解釋】智慧和能力都已用盡。
【出處】《史記·貨殖列傳》:“此有知盡能索耳,終不余力而讓財矣。”
【拼音碼】zjns
【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 智 zhì ㄓˋ1)聰明,見識:~力。~慧。~商。~育。~能。~謀。才~。...
- 盡 (盡)jìn ㄐㄧㄣˋ1)完畢:用~。說不~。取之不~。2)達到極端:...
- 能 néng ㄋㄥˊ1)才干,本事:~力。~耐。才~。2)有才干的:~人。...
- 索 suǒ ㄙㄨㄛˇ1)大繩子或大鏈子:~子。~道。鋼~。絞~。線~。2)...
- 知盡能索 zhī jìn néng suǒ 【解釋】比喻智慧能力都竭盡了。【出處】《史記·貨殖列傳》:“農(nóng)工商賈畜長,固求富益貨也。此有知盡能索耳,終不余力而讓財矣。”【拼音碼】zjns
- 竭智盡力 jié zhì jìn lì 【解釋】用盡智慧和力量【出處】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趙策四》:“臣雖盡力竭智,死不復見于王矣。”【示例】鄒韜奮《經(jīng)歷》五一:“~,求得這種最大的貢獻。”【拼音碼】jzjl【用法】聯(lián)合式;作謂語;指竭盡全力
- 竭智盡忠 jié zhì jìn zhōng 【解釋】用盡智力,竭盡忠誠。【出處】戰(zhàn)國楚·屈原《卜居》:“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復見,竭智盡忠。”【拼音碼】jzjz
- 智局 明智與器量。 ? 《三國志?吳志?張昭顧雍等傳論》: “ 顧雍 依杖素業(yè), 而將之智局, 故能究極榮位。” ? 《晉書?石苞傳》: “﹝ 石苞 ﹞雅曠有智局, 容儀偉麗, 不修小節(jié)。” ? 《南史?王曇首傳》: “ 曇首 有智局, 喜慍不見于色, 閨門內(nèi)雍雍如也。”
- 智小謀大 謂能力低下而謀劃很大。
- 智山 佛教語。 比喻超妙的大智慧。 ? 《華嚴經(jīng)》卷二二: “智山法芽, 悉已清凈。 或現(xiàn)菩薩, 或現(xiàn)佛身。”
- 智小言大 謂才智低下,說話口氣卻很大。
- 智巧 1. 機謀與巧詐。 ? 《韓非子?揚權》: “圣人之道, 去智與巧, 智巧不去, 難以為常。” ? 《文選?范曄<逸民傳論>》: “然而蟬蛻囂埃之中, 自致寰區(qū)之外, 異夫飾智巧以逐浮利者乎?” 李善 注引《淮南子》: “古之人同氣于天地, 與一世而優(yōu)游, 及偽之生, 飾智以驚愚, 設詐以巧上。” ? 清 汪懋麟 《學士再疊前韻見貽奉答》之三: “吾徒守忠信, 智巧將奈何。” 2. 智慧與技巧。 ? 漢 枚乘 《七發(fā)》: “于是極犬馬之才, 困野獸之足, 窮相御之智巧。” ? 宋 沈作哲 《寓簡》卷十: “﹝吾﹞乃用工力智巧, 剪剔移徙, 雜以肥沃藥物注灌, 花始變而趣時。” ? 蕭軍 《五月的礦山》第八章: “他搜索盡了自己所學習過的各樣理論、各樣工作方法、各樣鼓動群眾的智巧。”
- 智將 足智多謀的將領。 ? 《孫子?作戰(zhàn)》: “故智將務食于敵, 食敵一鍾, 當吾二十鍾。” ? 《吳子?論將》: “觀敵之來, 一坐一起, 其政以理, 其追北佯為不及, 其見利佯為不知, 如此將者, 名為智將, 勿與戰(zhàn)矣。” ? 三國 蜀 諸葛亮 《心書?將才》: “奇變莫測, 動應多端, 轉(zhuǎn)禍為福, 臨危制勝, 此謂之智將。” ? 宋 魏泰 《東軒筆錄》卷一: “﹝ 真宗 ﹞一日語 萊公 曰……‘何人可為朕守 魏 ?’ 萊公 曰: ‘當此之際, 無方略可展。 古人有言: 智將不如福將。 臣觀參知政事 王欽若 , 宜可為守。 ’”
- 智學 指文化、科學的各門學科。 ? 鄭觀應 《盛世危言?學校》: “智學者, 格物性理文字語言之類。”
- 智府 指心。 古人以為心是思維的器官。 見《素問?靈蘭秘典論》。 ? 唐 楊炯 《后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 “靈臺遠鑒, 與霜月而齊明;智府弘深, 共煙波而等曠。” ? 唐 駱賓王 《上兗州刺史啟》: “清規(guī)遠鏡, 皎月色于靈臺;玄鑒虛凝, 穆松風于智府。”
- 智多星 zhìduōxīng《水滸》中吳用的綽號。泛指計謀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