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齏畫粥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duàn jī huà zhōu
【解釋】斷:斷開;齏:搗碎的姜、蒜、辣椒等腌菜;畫:同“劃”,劃分,計劃。分開搗碎的腌菜和凝結的粥,按定量來吃。形容生活清苦
【出處】宋·魏泰《東軒筆錄》:“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經宿遂凝,以刀畫為四塊,早晚取二塊,斷齏數十莖,酢汁半盂,入少鹽,暖而啖之。”
【示例】《書言故事·苦學·斷齏畫粥》:“貧而力學,~。”
【拼音碼】djhz
【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 斷 (斷)duàn ㄉㄨㄢˋ1)長形的東西從中間分開:~裂。~層。~面。截...
- 齏 (齏)jī ㄐㄧˉ1)搗碎的姜、蒜、韭菜等。2)細,碎:~粉。~音(細...
- 畫粥 宋 范仲淹 早年求學時曾寄居僧寺, 貧困異常, 每日“惟煮粟米二合作粥...
- 畫粥 宋 范仲淹 早年求學時曾寄居僧寺, 貧困異常, 每日“惟煮粟米二合作粥一器, 經宿遂凝, 以刀為四塊, 早晚取二塊。”見《宋朝事實類苑》卷九引 宋 文瑩 《湘山野錄》。 后以“畫粥”為安于貧困之典。 ? 清 王夫之 《石崖先生傳略》: “兄于世故, 雅不欲涉, 而戢志以支補者, 唯下帷畫粥敦孝友, 為族黨鄉鄰所推重。” ? 清 方文 《贈白孟新仲調移居》詩之二: “畜雞供老母, 畫粥度荒年。”
- 斷虀畫粥 形容貧苦力學。 典出《五朝名臣言行錄?參政范文正公》“公生二歲而孤”原注引 宋 魏泰 《東軒筆錄》: “公( 范仲淹 )少與 劉某 上 長白 僧舍修學, 惟煮粟米二升, 作粥一器, 經宿遂凝, 以刀畫為四塊, 早晚取二塊, 斷虀數十莖, ……入少鹽, 暖而啗之。 如此者三年。”
- 斷齏塊粥 見“ 斷虀畫粥 ”。
- 斮 zhuó ㄓㄨㄛˊ1)古同“斫”,斬斷。
- 斷齏塊粥 見“斷齏畫粥”。
- 斮戮 殺戮。 ? 南朝 梁 袁昂 《謝武帝啟》: “未有緩憲于斮戮之人, 賒刑于耐罪之族。”
- 斮涉 謂斬斷冬月涉水者的脛骨。 ? 漢 班固 《白虎通?禮樂》: “ 殷紂 為惡日久, 其惡最甚, 斮涉刳胎, 殘賊天下。” ? 《梁書?武帝紀上》: “斮涉刳孕, 于事已輕;求雞徵杖, 曾何足譬。”參見“ 斮脛 ”。
- 斷鼻 割斷鼻子。 古人頌為女子貞烈之行。 典出《三國志?魏志?曹爽傳》: “好 老莊 言, 作《道德論》及諸文賦著述凡數十篇” 裴松之 注引 晉 皇甫謐 《列女傳》: “ 爽 從弟 文叔 妻, 譙郡 夏侯文寧 之女, 名 令女 。 ? 文叔 早死……居止常依 爽 。 及 爽 被誅, 曹氏 盡死。 ? 令女 叔父上書與 曹氏 絕婚, 強迎 令女 歸。 時 文寧 為 梁 相, 憐其少, 執義, 又 曹氏 無遺類, 冀其意沮, 乃微使人諷之。 ? 令女 嘆且泣曰: ‘吾亦惟之, 許之是也。 ’家以為信, 防之少懈。 ? 令女 于是竊入寢室, 以刀斷鼻, 蒙被而臥。”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九回: “甚么三貞九烈, 都是哄人的說話;甚么斷鼻割耳, 都是古人的呆氣!”
- 斮筋 砍斷腳筋。 謂暴虐濫刑。 ? 《舊五代史?漢書?史弘肇傳》: “ 弘肇 都轄禁軍, 警衛都邑, 專行刑殺, 略無顧避……有醉民抵忤一軍士, 則誣以訛言棄市。 其他斷舌、決口、斮筋、折足者, 僅無虛日。”
- 斷黑,斷黑兒 duànhēi,duànhēir[dark] 日落后天完全黑下來天色已經斷黑了
- 斮脛 斬斷脛骨。 典出《書?泰誓下》: “斮朝涉之脛, 剖賢人之心。” ? 孔 傳: “冬月見朝涉水者, 謂其脛耐寒, 斬而視之。”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淇水》: “ 紂 乃于此斮脛而視髓也。” ? 清 褚人獲 《堅瓠補集?謝禁纏足表》: “以七尺 吳 綾, 甘同斮脛之慘。”
- 斷黑 天色全黑。 ?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四回: “趕東西搬完了, 新屋子還沒拾掇清楚, 那天氣已經斷黑了。” ? 朱自清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 “我們初上船的時候, 天色還未斷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