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長補短是什么意思
- 斷 (斷)duàn ㄉㄨㄢˋ1)長形的東西從中間分開:~裂。~層。~面。截...
- 長 (長)cháng ㄔㄤˊ1)兩端的距離:~度。2)長度大,與“短”相對...
- 補短 1. 補不足。 ...
- 截長補短 jié cháng bǔ duǎn 【解釋】截取長的,補充短的。比喻用長處補短處。【出處】《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拼音碼】jcbd【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定語、賓語;比喻用長處補短處
- 折長補短 取有馀以補不足。
- 絕長補短 jué cháng bǔ duǎn 【解釋】截取長的,補充短的。比喻用長處補短處。【出處】《孟子·滕文公上》:“今滕絕長補短,將五十里也,猶可以為善國。”【拼音碼】jcbd【用法】連動式;作謂語、賓語;比喻用長處補短處
- 裁長補短 cái cháng bǔ duǎn 【解釋】裁:剪裁。指吸收別人長處,以彌補自己的不足。【出處】南朝·梁·鐘嶸《詩品》下卷:“安道詩雖嫩弱,有清上之句。裁長補短,袁彥伯之亞乎?”【拼音碼】ccbd【用法】連動式;作謂語;含褒義
- 補短 1. 補不足。 ? 《孟子?滕文公上》: “今 滕 絕長補短, 將五十里也, 猶可以為善國。” 2. 補救缺失。 ? 《史記?樂書序》: “以為州異國殊, 情習不同, 故博采風俗, 協(xié)比聲律, 以補短移化, 助流政教。”
- 斷長續(xù)短 斷長補短。
- 斷閉 猶隔絕。 ? 《東觀漢記?鄧禹傳》: “道路斷閉, 委轉(zhuǎn)不至, 軍士悉以果實為糧。”
- 斷闕 見“ 斷缺 ”。
- 斷釵重合 斷釵重合 基本解釋:比喻夫妻離散而又重新團聚。也指感情破裂后又重歸于好。
- 斷阻 阻隔。 ? 《水滸傳》第七一回: “眾皆同聲共愿, 但愿生生相會, 世世相逢, 永無斷阻。”
- 斷金零粉 斷折的花鈿和零散的鉛粉。借指因遭橫逆而結(jié)局不圓滿的風流韻事。
- 斷限 劃定的年代界限。 亦謂劃定年代界限。 ? 唐 劉知幾 《史通?六家》: “其后 元魏 濟陰王 暉業(yè) 又著《科錄》二百七十卷, 其斷限亦起自上古, 而終于 宋 年。” ? 《舊唐書?劉子玄傳》: “創(chuàng)紀編年, 則年有斷限;草傳敘事, 則事有豐約。”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敘言》: “關(guān)于本書的編輯工作, 首先要決定的是斷限問題。”
- 斷金契 深厚的交誼。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jīng)注?淯水》: “城西有 孔嵩 舊居。 ? 嵩 字 仲山 , 與 山陽 范式 有斷金契。”參見“ 斷金 ”。
- 斷除 徹底鏟除;徹底消滅。 ? 宋 周輝 《清波別志》卷上: “以十五年之病, 欲愈于此淺近之劑, 固可笑。 然日進一杯, 固無反誤。 雖未保斷除根本, 似有近效。” ? 《警世通言?一窟鬼癩道人除怪》: “觀公妖氣太重, 我與你早早斷除, 免致后患。” ? 趙樸初 《佛陀和佛教的創(chuàng)立》: “佛主要教導(dǎo)人們斷除內(nèi)心的煩惱, 以求解脫。”
- 斷金侶 摯友。 ? 元 吳澄 《江西秋闈分韻》: “此中斷金侶, 清氣浮 沆 瀣 。”參見“ 斷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