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行是什么意思
- 斷 (斷)duàn ㄉㄨㄢˋ1)長(zhǎng)形的東西從中間分開:~裂。~層。~面。截...
- 行 xíng ㄒㄧㄥˊ1)走:~走。步~。旅~。~蹤。~百里者半九十。~云...
- 斷表 拒不接受所上章表。 ? 《晉書?朱序傳》: “ 序 以老病, 累表解職, 不許。 詔斷表, 遂輒去任。 數(shù)旬, 歸罪廷尉, 詔原不問。” ? 《南史?梁紀(jì)下?元帝》: “時(shí)巨寇尚存, 帝未欲即位, 而四方表勸, 前后相屬, 乃下令斷表。” ? 《資治通鑒?唐太宗貞觀十三年》: “戊午, 加左仆射 房玄齡 太子少師。 ? 玄齡 ……深畏滿盈, 上表請(qǐng)解機(jī)務(wù);上不許。 ? 玄齡 固請(qǐng)不已, 詔斷表, 乃就職。” ? 胡三省 注: “今之讓官者, 來(lái)表三讓, 敕斷來(lái)章, 則閤門不復(fù)受其表, 即 唐 制之?dāng)啾硪病!?
- 斷蟒 斷蛇。 ? 元 施惠 《一枝花?詠劍》套曲: “彈魚空館, 斷蟒長(zhǎng)途, 逢賢把贈(zèng), 遇寇即除。”參見“ 斷蛇 ”。
- 斷袖 截?cái)嘁滦洹?指男性之間的同性戀。 典出《漢書?佞幸傳?董賢》: “﹝ 董賢 ﹞為人美麗自喜, 哀帝 望見, 說其儀貌…… 賢 寵愛日甚, 為駙馬都尉侍中, 出則參乘, 入御左右, 旬月間賞賜參鉅萬(wàn), 貴震朝廷。 常與上臥起。 嘗晝寢, 偏藉上袖, 上欲起, 賢 未覺, 不欲動(dòng) 賢 , 乃斷袖而起。 其恩愛至此。” ? 漢 荀悅 《漢紀(jì)?哀帝紀(jì)下》袖作“袖”。 ? 《南史?蕭韶傳》: “ 韶 昔為幼童, 庾信 愛之, 有斷袖歡, 衣食所資, 皆 信 所給。” ?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劉藥村》: “性迂闊, 初不知人間有分桃斷袖事者, 聞之, 以為人倫大變, 作檄以討論之。” ? 《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 “誤把些使氣角力好勇斗狠的認(rèn)作英雄, 又把些調(diào)脂弄粉斷袖馀桃的認(rèn)作兒女: 所以一開口便道是某某英雄志短, 兒女情長(zhǎng)。”參見“ 斷袖之好 ”、“ 斷袖癖 ”。
- 斷蜺 斷蜺(斷蜺)拼音:duàn ní 注音:ㄉㄨㄢˋ ㄋㄧˊ 詞語(yǔ)解釋見“ 斷霓 ”。
- 斷袖之契 見“ 斷袖之好 ”。
- 斷蛟刺虎 相傳晉周處曾射蛟殺虎,為民除害。事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yǔ)·自新》。后以“斷蛟刺虎”謂武藝高強(qiáng),行為俠義。
- 斷袖之好 指男性之間的同性戀。 ? 清 余懷 《板橋雜記》卷二十: “ 張魁 , 字 修我 , 吳郡 人, 少美姿首, 與 徐公子 有斷袖之好。”亦作“ 斷袖之契 ”。 ?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倩霞》: “藩府多梨園子弟, 皆極一時(shí)之選, 有貼旦 珍兒 者, 尤姣媚, 耿 少子與結(jié)斷袖之契。”參見“ 斷袖 ”。
- 斷蛇 1. 《漢書?高帝紀(jì)贊》: “ 漢 承 堯 運(yùn), 德祚已盛, 斷蛇著符, 旗幟上赤, 協(xié)于火德, 自然之應(yīng)。” ? 唐 李白 《擬恨賦》: “斷蛇奮旅, 掃清國(guó)步。” ? 金 史肅 《過九里山》詩(shī): “斷蛇扛鼎兩爭(zhēng)雄, 陳跡荒涼萬(wàn)事空。” 2. 斬蛇。 指 漢高祖 劉邦 斬蛇起義事。 ? 《漢書?高帝紀(jì)贊》: “ 漢 承 堯 運(yùn), 德祚已盛, 斷蛇著符, 旗幟上赤, 協(xié)于火德, 自然之應(yīng)。” ? 唐 李白 《擬恨賦》: “斷蛇奮旅, 掃清國(guó)步。” ? 金 史肅 《過九里山》詩(shī): “斷蛇扛鼎兩爭(zhēng)雄, 陳跡荒涼萬(wàn)事空。” 3. 劍名。
- 斷袖之寵 斷袖之寵拼音:duàn xiù zhī chǒng 注音:ㄉㄨㄢˋ ㄒㄧㄨˋ ㄓㄧ ㄔㄨㄙˇ 成語(yǔ)解釋斷袖之寵【拼音】:duàn xiù zhī chǒng【解釋】:斷:截?cái)啵粚櫍簩檺郏瑢櫺摇V改凶痈阃詰俚男袕剑改袑櫋!境鎏帯浚簴|漢·班固《漢書·董賢傳》:“常與上臥起。嘗晝寢,偏藉上袖,上欲起,賢未覺,不欲動(dòng)賢,乃斷袖而起。”【示例】:紹聞每日在碧草軒戲謔調(diào)笑,九娃兒居然~。 ◎清·李綠園《歧路燈》第24回
- 斷虹 一段彩虹;殘虹。 ? 宋 歐陽(yáng)修 《臨江仙》詞: “柳外輕雷池上雨, 雨聲滴碎荷聲, 小樓西角斷虹明。” ? 元 傅若金 《送篤御史之南臺(tái)》詩(shī): “明朝挾策 秦淮 道, 惆悵 燕云 隔斷虹。” ? 清 納蘭性德 《金人捧露盤?凈業(yè)寺觀蓮有懷蓀友》詞: “藕風(fēng)輕蓮, 露冷斷虹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