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亭對泣是什么意思
發音:
意思解釋
手機版
- xīn tíng duì qì
【解釋】表示痛心國難而無可奈何的心情。
【出處】《晉書·王導傳》記載:晉朝江南一些名士有時聚會新亭。有一次,一些人對偏安的局面感到痛心,相對哭泣起來。
【拼音碼】xtdq
【用法】偏正式;作謂語、定語;表示懷念故國
- 新亭 亭名。 故址在今 江蘇省 江寧縣 南。 ? ...
- 對 (對)duì ㄉㄨㄟˋ1)答,答話,回答:~答如流。無言以~。2)朝著...
- 泣 qì ㄑㄧˋ1)小聲哭:~訴(哭著控訴)。抽~。哭~。涕~。2)眼淚:...
- 新亭 亭名。 故址在今 江蘇省 江寧縣 南。 ? 三國 吳 建, 名 臨滄觀 。 ? 晉安帝 隆安 中 丹陽 尹 司馬恢之 重修, 名 新亭 。 ? 東晉 時為京師名士 周顗 、 王導 輩游宴之所, 此亭遂大知名。 參見“ 新亭淚 ”。
- 新亭泣 見“ 新亭淚 ”。
- 新亭淚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 “過 江 諸人, 每至美日, 輒相邀 新亭 , 藉卉飲宴。 ? 周侯 中坐而嘆曰: ‘風景不殊, 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 唯 王丞相 愀然變色曰: ‘當共戮力王室, 克復神州, 何至作 楚 囚相對!’”后多用“新亭淚”、“新亭泣”、“新亭對泣”指懷念故國或憂國傷時的悲憤心情。 ? 唐 獨孤及 《癸卯歲赴南半道中聞京師失守寄權士繇幼深》詩: “莫作 新亭 泣, 徒使 夷吾 嗤。” ? 宋 陸游 《追感往事》詩之五: “不望 夷吾 在 江 左, 新亭 對泣亦無人。” ? 宋 杜旟 《酹江月?石頭城》詞: “斜日荒煙, 神州何在?欲墮 新亭 淚。” ? 元 王逢《毗陵秋懷》詩: “江山不盡 新亭 淚, 天地長縣 即墨 心。” ? 明 夏完淳 《大哀賦》: “ 楚 囚無 新亭 之淚, 《越絕》非石室之音。” ? 柳亞子 《三月二十六日夜集雙清閣》詩: “ 新亭 對泣慚名士, 悄喜嬌雛臉暈酡。”
- 楚囚對泣 chǔ qiú duì qì 【解釋】比喻在情況困難、無法可想時相對發愁。【出處】《晉書·王導傳》:“當共戮力王室,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泣邪。”【拼音碼】cqdq【用法】主謂式;作謂語、賓語;含貶義,指相對發愁
- 牛衣對泣 niú yī duì qì 【解釋】睡在牛衣里,相對哭泣。形容夫妻共同過著窮困的生活。【出處】《漢書·王章傳》:“初,章為渚生學長安,獨與妻居。章疾病,無被,臥牛衣中;與妻決,涕泣。”【示例】翁家乏食,借貸無門,典質已盡,搔首踟躕,~而已。(清·宣鼎《夜雨秋燈錄·義貓》)【拼音碼】nydq【用法】緊縮式;作賓語、定語;含貶義【故事】漢朝書生王章到京城長安讀書,學習成績十分優秀,因為家里很窮,只好與妻子躺在蓋牛用的蓑衣里御寒。一天生病,他擔心自己會死,與妻子在蓑衣里相對哭泣。后來當官,因看不慣漢成帝的舅舅王鳳專權,不聽妻子的勸告上書而被賜死
- 相對新亭 西晉 末, 中原戰亂, 王室渡 江 流亡東南。 過 江 人士, 每暇日常至 新亭 飲宴。 ? 元帝 時, 丞相 王導 與客宴 新亭 , 周顗 中坐而嘆曰: “風景不殊, 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對流涕。 惟 王導 愀然變色曰: “當共戮力王室, 克復神州, 何至作 楚 囚相對?!”事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晉書?王導傳》。 后因以“相對新亭”為憂國憂時之典。 ? 清 顧炎武 《京口》詩之二: “相對 新亭 無限淚, 幾時重得破愁顏。”
- 新產品開發 新產品開發 基本解釋:也稱“產品開發”。企業從事新產品的研究、試制、投產,以更新或擴大產品品種的過程。一般程序是:(1)調查研究階段,包括提出新產品試制方案和市場預測;(2)樣品設計、試制和定型階段;(3)產品投產的工藝準備和小批試制階段;(4)正式生產階段。
- 新親 舊俗結婚時, 男女雙方家屬的互稱。 有的只指新娘家來的人。 ? 明 何良俊《四友齋叢說?正俗》: “惟大賓或新親過門, 則添蝦蟹蜆蛤三四物, 亦歲中不一二次也。” ? 《兒女英雄傳》第二七回: “舅太太道: ‘……我不樂別的, 我沒想到我這輩子也熬到作了親家太太了!’……自己備了賞, 倒像新親一般, 辦了個熱鬧。”彝族民間史詩《梅葛》第三部二: “新親來到了, 沒有住處怎么辦?”
- 新交 xīnjiāo①剛認識不久或交往不久:因為是~,彼此還不太了解。②新結交的朋友:舊友~,歡聚一堂。
- 新人 xīnrén①具有新的道德品質的人:~新事。②某方面新出現的人物:文藝~。③指機關、團體等新來的人員:我們團里增加了幾位~。④指改過自新的人:把失足青少年改造成為~。⑤指新娘和新郎。有時特指新娘。
- 新亞歐大陸橋 新亞歐大陸橋 基本解釋:也叫“第二亞歐大陸橋”。橫貫亞歐兩大陸中心地帶,溝通太平洋與大西洋的鐵路運輸線。東起中國連云港,西訖荷蘭鹿特丹港。全長10800千米,中國境內長4108千米。1992年正式啟用。
- 新人口論 新人口論 基本解釋:①馬寅初關于中國當代人口問題的觀點。1957年提出,以后陸續作了闡明和論證。認為中國人口多,增長快(1953年人口自然增長率達20‰),消費大,而資金較少,這勢必影響資金積累,制約國民經濟的發展。指出必須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質量,實行晚婚和節育。 ②馬寅初著,1957年發表。